岩牡丹属植物养殖

岩牡丹属植物养殖

ID:19807842

大小:93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06

岩牡丹属植物养殖_第1页
岩牡丹属植物养殖_第2页
岩牡丹属植物养殖_第3页
岩牡丹属植物养殖_第4页
岩牡丹属植物养殖_第5页
资源描述:

《岩牡丹属植物养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岩牡丹属(Ariocarpus)植物的养殖一、岩牡丹属植物概述及分类岩牡丹属植物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北部德克萨斯和新墨西哥州地区,由于常年的干旱炎热气候,该属整个植株在原产地几乎全埋在地下。植株大多单生,成年株偶尔会从基孳生仔球,具甜菜状的肥大直根,植株地上呈莲座状,顶端附生乳白色绒毛。体色青绿色,附生白粉,株幅根据品种不同从7-20厘米不等,疣状突起呈肥厚三角形。花:夏末秋初顶生,花径约5-6厘米。墨西哥境内大部分是高原和山地,除墨西哥湾沿岸地区降水量较多外,广大的高原内陆地区降水稀少,特别是北部降水量不到250毫米,属荒漠、半荒漠地区,很适宜仙人掌的生长。仙人掌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

2、,在墨西哥,不论高原或平川、山丘或盆地,到处都可见到仙人掌。墨西哥的仙人掌种类繁多,约占世界已知仙人掌品种的一半以上,它们形态万千,风采各异,其中包含岩牡丹属等众多珍稀品种。该属品种包含:姬牡丹、黑牡丹、龙角牡丹、花牡丹、玉牡丹、岩牡丹、三角牡丹、象牙牡丹、连山、龟甲牡丹、龙舌兰牡丹、勃氏牡丹等。11一、土壤与栽种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该属植物的生长特性,笔者在描述个人养殖经验的同时,参阅了大量源产地资料,从而更好的进行对比,描述。在源产地,岩牡丹属植物都是生长于石灰性的土壤中。由干终年较为旱的气候环境,使得该属植物同样拥有极强的储水及抗挥发的能力,通过原产地考察资料我们能够看到,岩牡丹属

3、拥有巨大的地下块根,从而保证生命的延续。11在原生地的资料记录中,往往在那些有着渗水性好、易碎的多孔石灰石的地域会有大量的该属植物出现。由此能够看到,可溶性钙及其他矿物质是岩牡丹属植物所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在多数情况下,石灰质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但是,通过原产地土质采样分析,大量的该属植物是生长在石膏质土壤(主要成分是硫酸钙)里的。石灰石碎片通常是与含有坚硬的沙质粘土、大量的矿物质及低水分的土壤混合在一起。硫酸钙(石膏)是一种微溶的物质,通常地下水、雨水及露水都能够释放出钙离子,与之相反,碳酸钙作为一种难溶的物质,只能通过与水及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重碳酸钙,从而被植物吸

4、收。要注意的是,园艺使用氢氧化钙无法进行剧烈的碱性反应,会对植物的根部产生破坏,因此是严格禁止使用的。值得推荐使用的是同时具有碳酸钙及碳酸镁成分的是白云灰岩,它能够提供可溶性的钙镁重碳酸盐。经过笔者实践,岩牡丹属植物很难在以泥炭土及类似的土质作为长期种植介质的种植环境中生长(根系不能够很好的透气),尤其是在成熟期。尽管在短时间内,它们会显示出良好的生长迹象,但最终只会导致其产生不良的根系,这种现象在三角牡丹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会导致其三角状疣变黄直至死亡。通过原产地土壤分析比对及笔者经验,比较适合该属野生植物的理想介质应该是含有粗沙的肥沃土壤。野生植物理想种植介质的配比为:30%的重质

5、粘土,50%的粗沙以及20%4mm左右的石灰石碎片。该介质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够恰到好处地恢复到干燥状态,而不会在湿润的状态下变得密不透气。当然对该配方中的各种成分的比例并没有严格要求,爱好者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在干燥炎热的区域,可适当增加粘土的比例,降低粗沙的量及其大小,以防止介质中的水分流失过快。同时在介质可加入一些如浮石类的多孔材料作为粗沙的一部分,而且还可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钾缓释肥料,这些对于种植该属植物都是大有好处的。11对于该属的园艺品种,由于从小在大温差,高空气湿度的优质环境下生存,其大多数植物的根系并不像野生植株发达,同时,为了促进生长,大多数养殖场

6、采取砍根、无菌栽培的方式,以缩短成长年限。使得此类植物体内的细胞浓度较低,抗干旱、抗病菌能力较弱,如按照野生植株培土及养殖方式,根系很难成长,同时由于没有野生大块根系的营养储备,叶片(疣)极易干缩、发黄,从而失去了园艺植株的观赏性,甚至死亡。对此,笔者建议重质粘土的配比适当提高(以满足园艺植株弱小根系的生长);同时采用透气性较强的粗制陶土盆进行种植。园艺植物理想种植介质的配比为:50%的重质粘土,30%的粗沙以及20%3mm左右的石灰石碎片。此种培土方式配以粗制陶土盆,能够有效满足植株根系透气及生长需要,保证毛发状根系的良好生长。一、上盆及换盆处理牡丹属植株的最佳上盆、移栽时期在春末及

7、初秋,此时国内大多数气候适宜(白天30度;夜间20度);同时有着较大的昼夜温差,根据笔者经验,较大温差能够促进牡丹属植株的生根及成长,加上小型温室效应,白天温室温度能够达到40度;夜晚通风降至20度是最为理想的生根生长环境。为了保证植株能够迅速恢复,在上盆前,应提前对根系进行处理(去掉毛发根系,保留主根)同时在处理伤口上涂抹杀菌粉,并放置通风处晾干。根据野生、园艺类型不同,晾晒的时间也有所差异,根据笔者经验,新到野生植株,一般晾晒2周左右较为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