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桩质量控制要点

搅拌桩质量控制要点

ID:19810382

大小:109.8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06

搅拌桩质量控制要点_第1页
搅拌桩质量控制要点_第2页
搅拌桩质量控制要点_第3页
搅拌桩质量控制要点_第4页
搅拌桩质量控制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搅拌桩质量控制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搅拌桩质量控制要点(浆液搅拌法)1管理的制度1对资源的控制1.1人员1.1.1桩基操作手应持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1.1.2应对桩基操作手与拌浆等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熟悉工艺流程与施工参数。(尤其应将试桩所得的相关参数,予以技术交底,这里应进行两次技术交底?试桩前与试桩后?。)1.1.3应形成对相关的人员(包括施工单位与监理?)严格完善的考核管理制度(例如:每根桩基搅拌完毕应及时打印参数条,监理应监督,否则罚款?)1.2材料1.2.1水泥必须经监理人员现场见证取样后送试验室检测,满足规范要求。每批进场水泥都要做相关试验。(袋装水泥按同品种、同标号、同出厂批号、同时进场的水

2、泥,以200t为一验收批,不足200t仍作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作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袋装水泥按同品种、同标号、同出厂批号、同时进场的水泥,以200t为一验收批,不足200t仍作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作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1.2.2尽量避免采用那些产量小、质量不稳定的小水泥厂生产的产品。(这句话比较实用,但是是否能写在这里?)1.2.3水泥严禁使用过期、受潮、结块、变质的水泥,监理应加强巡视及检查力度,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场使用。1.2.4运至现场的水泥数量应在监理监督下进行数量清点,同时定期(每天)对使用完毕的水泥袋整理后由监理进行清点、封存。(避免使用

3、外购水泥带充数、混淆现场水泥用量!)1.2.5考虑在集中拌浆站旁设置视频监控。(水泥为主要使用材料,为项目部进行采购,应为主要控制项。水泥用量必须保证。)1.3机械1.3.1对进场施工的搅拌机要求具有桩机合格证,每台桩机应配置可以控制桩身每米喷粉量的记录器,且记录器上的任何一个可操作的按钮和开关不得用于设定或操作时间、深度、喷粉重量、桩位编号、复搅深度、复搅次数等参数,防止伪造施工记录。(该记录器是否可采用实时传送数据?由业主统一记录?4G传输,科研?)1.3.2该粉喷记录器应采用监理铅封标定后的流量计与高度计,同时采用铅封打单机,仅保留打印功能、维修时应有监理到场监督。(这一条与

4、上一条有矛盾,采用哪一条?)1.3.3钻机钻架高度必须满足加固深度的要求。保证成桩时不出现中途停顿接杆或减少钻杆1.3.5每台桩机钻架应具有有效控制垂直度的措施(简易措施:相互垂直两面上分别设置两个0.5kg重的吊线锤,并画上垂直线。或者更先进的措施等?)1.3.6钻头直径的磨损量不得大于1cm。(防止影响桩径!)1.4电量与水资源控制?(这一条没研究过,不知道是否可行,仅理论上可以,实践上不一定,如果可行,则加入试桩的目的)1.4.1试桩时应得出单桩平均用电量,用以控制相关试桩区域搅拌桩整体用电量,幅度?1.4.2试桩是应得出单桩注浆平均用水量,用以控制相关试桩区域搅拌桩整体用水

5、量,幅度?2对外部环境的控制2.1场地环境2.1水泥土搅拌法施工现场事先应予以整平,必须清除地上和地下的障碍物。遇有明浜、池塘及洼地时应抽水和清淤,回填土料应压实,不得回填生活垃圾。应满足机械行走要求。2.2查明地表、地下障碍物,尤其是地下有无大块石、树根、地下管线及空中有无高压线等。障碍物应事先清除。(取自粉体喷搅法加固软弱土层技术规范TB10113-96,这个是关键,有石头,无法搅拌。)2.3雨季应有相应的防排水措施。2.2拌浆站及水泥堆放场设置2.2.1水泥堆放场应选择场地地势较高或堆土填高,并采取铺设油毡或塑料布方式隔潮,同时上部应采取塑料布覆盖等方式避免水泥淋湿水浸。2.

6、2.2拌浆站应距离输浆区域距离均匀,长度不超过试桩3.1中的距离。3对试桩的控制不同地段具有不同的地质条件,为了克服盲目性,确保搅拌桩加固地基收到预期的效果,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进行工艺性试桩,数量不得少于5根,多头搅拌不得少于5组。(规范是3根)应对工艺试桩的质量进行必要的检验。(这里的问题是如何界定试桩的区域?谭总在官湖车辆段的会议上也说明了,如何区分典型的地质?由施工自己订还是设计来定?)3.1试桩目的3.1.1确定灰浆经输浆管到达搅拌机喷浆口的时间(加固料从料罐到喷灰口有一定的时间延迟,严禁在没有喷粉的情况进行钻机提升作业。);3.1.2确定工作(输浆)压力;3.1

7、.3确定搅拌下沉、提升速度和重复搅拌下沉、提升速度;(这个是用来控制搅拌质量的。)3.1.4确定钻进各地层时桩基的电流值,重点为持力层的电流值。考虑是否存在夹层?(在施工过程中,桩底设计标高往往与持力层并不一致。施工单位容易出现桩长以设计标高控制的现象,如在桩尖下尚留几米软土,则会有较大的工后沉降量。故实际施工桩长应按进入持力层控制。判别是否进入持力层的方法可由钻机钻到最深时的下钻速度和电流表的读数来判定。这2个参数在工艺试桩时由监理确定。一般下钻速度是0.5m/m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