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主体

第一章 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主体

ID:19810385

大小:122.0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8-10-06

第一章  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主体_第1页
第一章  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主体_第2页
第一章  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主体_第3页
第一章  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主体_第4页
第一章  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主体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主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 劳动关系 与劳动关系主体教师:杨红第一节劳动关系概述一、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是指社会生产关系中表明劳动力使用者与劳动力所有者之间关系的概念。在英文中,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由于人们对劳动力的提供者和使用者的称谓不同,对特定的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质和特点的认识角度不同,把握和表达存在差异,使得劳动关系又被称为“劳资关系”、“产业关系”、“雇佣关系”、“劳工关系”、“劳使关系”等等。二、中国的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我国劳动关系的含义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是社会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

2、社会经济关系。第二节劳动关系主体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劳动关系的重要构成要素,所有劳动关系现象和劳动关系制度的产生、发展、变化和终止都是劳动关系主体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劳动关系主体是指劳动关系的参加者。从狭义来讲,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两方:一方是劳动者和以工会为主要形式的员工团体;另一方是管理方以及“雇主”协会。从广义上讲,劳动关系主体,即劳动者及其联合体、“雇主”及其联合体以及以政府劳动保障部门为代表的第三方等,政府通过立法介入和影响劳动关系,政府是广义的劳动关系的主体。一、管理方(一)管理方的概念1、定义从狭义上看,管理方是指在生产组织中通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

3、职能,率领其隶属人员完成既定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从广义上讲,管理方除了包括企业中的各级管理人员,还包括各类正式与非正式的雇主协会。2、特点(1)管理方具有职权。职权是能向隶属人员进行指挥、发出命令并要求下级强制服从并执行的权力,以及给予奖惩的权力。(2)管理方通过合法程序获得职权。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职权是经由一定正式程序而赋予某个职位的一种权力。它源于企业产权,是合法的。(3)职权是至上而下逐级授予的,权责对等十分重要。3、与管理方有关的概念在生产经营的实践中,与管理方有关的概念有以下几种:(1)资本家(2)企业主(3)企业家(4)雇主(5)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管理方

4、是用人单位,是“雇佣”的一方,雇员是被“雇佣”的一方,但两者的界限并非清晰。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管理方与雇员的角色实际并不绝对对立。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企业领导制度经历了从“企业主经营管理制”到“经理经营管理制”的演变过程。相应的,“雇主”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也表现出不同的内涵。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也带来了代理问题,并进一步的发展为公司治理问题。4、现代企业制度中的管理方通过持有公司股份,劳动关系中“雇员”成为公司的所有者之一,而股权的分散化,或者说产权民主化,使企业成为社会的企业,从而使“管理者”与“雇员”的传统角色变得复杂,界限不再清晰。由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特性

5、,所有权、经营权相分离是必然趋势,实行企业民主化管理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必然选择,它有利于缓和劳资矛盾,使政府、雇主和工会间可以更大范围的合作。信任托管关系委托代理关系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图1公司治理结构图股东管理者雇员持股图2管理者与雇员关系转化图(二)管理方的地位和作用1、新古典经济理论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管理方作为企业所有者的代理人,要实现企业利润与所有者财富的最大化,必须不断地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管理者必须投入劳动力、资金、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并进行优化组合,使单位产品的成本最小化,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成本优势,才能达到以上目标。新古典经济理论主要强调企业

6、效率,认为有效率才能赢利,但忽视了劳动关系中的“政治”方面,没有指出使企业效率最大化的内部工作模式,并把管理人员视为所有者利益的代理人,没有意识到管理者理性的局限性对决策过程的影响。权变管理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认为,如果管理方面对不确定程度较小、变化不大的环境,在一个稳定的产品市场中进行大规模生产,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应该是集权模式。职权的集中程度由不确定性的大小以及环境的变化程度决定。相反,如果管理方面对的是不确定性程度较大、变化大的环境,就应该采取更为灵活的“有机”组织形式。权变管理理论主要关注管理过程的技术方面,强调在设计最有效的企业组织形式过程中各种

7、权变因素的重要性,在理论上支持了企业职权结构以及管理方劳动关系政策与实践。但没有支持管理方的政策如何导致劳资冲突公开化。2、权变管理理论3、劳动过程理论该理论更关注组织的政治运作,其理论前提是只追求榨取工人剩余价值而引发工人反抗导致的管理控制问题。这一理论因降低生产技能而普遍受到质疑。此外,该理论只考虑管理方对工人的直接控制,而忽视管理方对工人的间接控制。其实管理方的政策与实践是有生产和政治导向的。劳动过程理论虽然有助于全面理解管理方的政策与实践,但没有指出管理方采用不同控制战略的原因。4、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组织是利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