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预防控制1ppt课件

登革热预防控制1ppt课件

ID:19812870

大小:2.70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0-06

登革热预防控制1ppt课件_第1页
登革热预防控制1ppt课件_第2页
登革热预防控制1ppt课件_第3页
登革热预防控制1ppt课件_第4页
登革热预防控制1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登革热预防控制1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登革热防制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黄仁杰概述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亚热带的非洲、美洲、东南亚、西太平洋区和欧洲个别境域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779年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首先记述了一组有关关节疼痛和发热的疾病,称之为关节热。后来不同研究者又命名为破骨热和公子热等。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目前尚无特效药和针对疫苗(疫苗已在部分国家试验)。2病原学登革病毒原属B组虫媒病毒,现归入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黄病毒属包括黄热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西尼罗病毒、圣路易斯脑炎

2、病毒等。3血清分型登革病毒Ⅰ型Ⅱ型Ⅲ型Ⅳ型登革病毒Ⅰ型夏威夷株登革病毒Ⅱ型新几内亚株登革病毒Ⅲ型H87株登革病毒Ⅳ型H241株4传染源登革热患者:发病前1天和发病后5天内隐性感染者非人灵长类:黑猩猩、长臂猿、猕猴其他野生动物:蝙蝠5传播途径主要经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尚无直接人传人的报道,在实验室可能会通过气溶胶传播。6传播媒介埃及伊蚊是世界上大多数登革热流行地区的主要传播媒介,但在我国、缅甸、印度尼西亚和老挝白纹伊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杭州市目前只发现白纹伊蚊。国外已证明为登革热媒介的蚊类还有赫布里底伊蚊、波里尼西亚伊蚊、盾纹伊蚊和中斑伊蚊但主要分布于南太平洋岛屿,其媒介作用有一定

3、的局限性。另外奥巴伊蚊、科克伊蚊、哈氏伊蚊、伪盾伊蚊、罗图马伊蚊、汤加伊蚊、白雪伊蚊也被视为可疑媒介。7易感人群人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并非人人发病。由于对不同型别毒株感染无交叉免疫力,因此可以发生二次感染。感染一种病毒型产生的免疫对同型病毒免疫力可持续较长时间甚至终生。8白纹伊蚊埃及伊蚊生境静止时姿态体色鳞片9登革热传播过程患者/感染者健康人群带病毒蚊内潜伏期:3至15日 常见为5至8日外潜伏期:8至10日10中国登革热风险图11流行季节热带、亚热带地区可常年发病,但主要流行季节与雨季相一致,与蚊媒密度高峰一致。东南亚3-5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巴西4-5年出现一次发病高峰。12杭州市2

4、003~2016年登革热疫情13杭州市2003-2016年登革热疫情概况2003~2016年共报告52例登革热病例,51例为输入性病例(2015年1例本地病例)。西湖区、萧山区各10例,拱墅区、余杭区各7例、下城区6例,上城区3例,建德市、江干区、富阳区各2例,桐庐县、滨江区、下沙开发区各1例输入地境外:泰国13例,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各7例,马尔代夫、柬埔寨、新加坡各3例,缅甸、越南各2例,加纳1例,孟加拉国1例。境内:广州2例,云南1例。14登革热临床表现登革热潜伏期为3~15(14)天,一般5-8天。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程分为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多数为普通登革

5、热,少数发展为重症登革热,轻型仅有发热期和恢复期。15登革热临床分型典型登革热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症普通登革热登革热重症登革热2009版WHO新指南2014版卫生部诊疗指南中疾控监测指南(2014版)登革热诊断标准(WS216-2008)16急性发热期急性起病,首发高热,24小时内可达40℃。部分病例双峰热型。发热时伴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明显乏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急性期一般持续2~7天。皮疹:第3~6天出现充血性皮疹、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等。出血倾向: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及束臂试验阳性等。17极期表现退热后病情加重或高热持续不缓解,出现明

6、显血浆渗漏,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及其他重要脏器损伤等。极期通常在病程第3~8天,重症预警指征的发生标志着极期的开始。常伴有进行性白细胞(WBC)减少和血小板(PLT)快速下降。18恢复期表现极期后的2~3天,患者病情好转,胃肠道症状减轻,进入恢复期。部分患者可见针尖样出血点,下肢多见,可有皮肤瘙痒。WBC计数开始上升,PLT计数逐渐恢复。19重症登革热的高危人群二次感染患者;伴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哮喘、慢阻肺、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者;老人或婴幼儿;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孕妇。20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减少,早期开始下降,第4~5天降至最低点。PLT最低可降至10×10

7、9/L以下。尿常规:可见蛋白、红细胞、管型等。血生化:ALT/AST升高常发生极期或恢复期;部分心肌酶及血肌酐升高等。渗出严重者血清白蛋白可降低等。凝血功能:可见纤维蛋白原减少,PT及APTT时间延长,重症病例凝血因子减少。21病原学检测病原学检测主要适用于急性期血液标本。抗原检测:一般发病后6天内血液标本NS1抗原检出率高。标本中检出NS1抗原可以确诊病毒感染,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可用于早期诊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