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诗五首》教学设计

30.《诗五首》教学设计

ID:19823672

大小:6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6

30.《诗五首》教学设计_第1页
30.《诗五首》教学设计_第2页
30.《诗五首》教学设计_第3页
30.《诗五首》教学设计_第4页
30.《诗五首》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30.《诗五首》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光明中学初语文组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效课堂第课教学设计课题30、诗五首课型新授课年级初二主备人胡成婷审核人学习内容简析《诗五首》是一束古代诗歌的集锦。从体裁上可分为三类,《饮酒》是五言古诗,《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己亥杂诗》绝句。它们都有各自的创作背景,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陶渊明在《饮酒》中坦言不做官的惬意;李白在《行路难》中抒发出仕无路的悲慨;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吟出了身处漏雨茅屋、心系“天下寒士”的情怀;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唱出了边塞送行的豪迈;龚自珍《己亥杂诗》道出了解佩出朝去国怀乡的复杂感情。学

2、情分析初中八年级下学期是孩子的知识水平提高的时期,也是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良好时期,更是思想初步成型的时期,在这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学会感动。另外,由课所写的内容离今天的学生生活比较遥远,因而有必要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让学生加深对本课所展示的生活景况的理解,进而品味生活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2、背诵并默写五首古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

3、养审美情趣,陶野情操。教学重点: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课前预习1、自读文章,扫清文字障碍理解诗词的含义。2、布置学生查阅,了解作者的有关资料,以开阔视野,增加材料积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个性补教自主学习交流感知朗读五首古诗,背诵最喜欢的一首古诗,说说喜欢的理由。导入新课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

4、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整体感知互助释疑自由朗读古诗,感受这五首古诗在体裁上各属于哪一类?各有什么特点?good,noloosening.6.5.2DCSsidewiringtocompletetheenclosureandtheothersideafterthewiringiscompleted,DCSwithintheenclosurewhenthepowe

5、rmoduleshouldbeloosenedorthepowergoesout.6.6lowvoltagecableterminalmaking6.6.1first第页共页光明中学初语文组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效课堂第课教学设计《饮酒》是五言古诗,语言典雅,风格朴实。《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流畅婉转,回环曲折,不拘格式,篇无定句。《己亥杂诗》是绝句,简练含蓄。点拨精讲巩固拓展一、《饮酒(其五)》1、文学常识:《饮酒》 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

6、》、《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

7、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2、结合注释译诗。3、探究质疑。(1)提问: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讨论并归纳:“菊花”是诗人高洁、不与世俗相争品质的象征,“悠然”更是传神地表达了诗人那种闲适、恬淡的心境。“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