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鉴赏 考点训练二 鉴赏古诗的语言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鉴赏 考点训练二 鉴赏古诗的语言

ID:19825414

大小: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6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鉴赏 考点训练二 鉴赏古诗的语言_第1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鉴赏 考点训练二 鉴赏古诗的语言_第2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鉴赏 考点训练二 鉴赏古诗的语言_第3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鉴赏 考点训练二 鉴赏古诗的语言_第4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鉴赏 考点训练二 鉴赏古诗的语言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鉴赏 考点训练二 鉴赏古诗的语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训练二 鉴赏古诗的语言一、类题精练(一)炼字1.(2015·重庆)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好事近[清]黄之隽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1)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表现了作者乘船观看山水时悠闲自得的心情。用一“插”字,把江边山

2、峰的尖峭、挺拔形象地表现出来。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情感,鉴赏诗歌的语言。开头两句通过细节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鉴赏时要联系整个画面,抓住典型细节“高卧”“仰看”来分析。作者卧在一叶小舟上,仰头观看山光水色,姿态安闲舒适,心境自然也是悠闲自得的。动词“插”,本义有直插之意,应抓住江上绿峰的特点“尖峭、挺拔”来理解。(2)末尾两句中的“悬崖”“崩坼”分别指什么?作者为何说“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悬崖”指倒映江中的陡峭山崖。“崩坼”本指倒塌断裂,此指江中的山影破碎散乱。作者担心竹篙一撑,江面激起水波,把江中的山影漾乱,美景被破坏。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词句,把握诗歌内容。解读时不可断章取义,要结合上句来分析。“乱篙撑处”指碧波之上,“仔细”与“怕”相对,是小心、担心的意思。据此不难推断:“悬崖”与诗歌开头句“江峰”相对,指“倒映江中的陡峭山崖”;“崩坼”有表层义和深层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前美景的珍视和流连。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

4、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春怨朱淑真①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春寒著摸②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③,剔④尽寒灯梦不成。注 ①朱淑真是一位容貌出众、善绘画、通音律、工诗词、乐交游的才女,但婚姻不美满,婚后抑郁寡欢,故诗词中“多忧愁怨恨之语”。②著摸:撩拨、沾惹。③仍:重复。④6剔:剪剔灯芯的动作。请就上片中的“独”字作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答案 ①独,孤独。无论是行走静坐还是吟唱应和,以至卧倒于床塌,都是凄楚孤零、独自一人,揭示了其婚姻不美满的现实。②五“独”连用(重复使用),充分表现出女词人的孤独与寂寞之情,从而塑造了一个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女词人的形象。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惜 花于 鹄夜来花欲尽,始惜两三枝。早起寻稀处,闲眠记落时。蕊焦蜂自散,蒂折蝶还移。攀著殷勤别,明年更有期。全诗的诗眼是“惜”字,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诗人看到花儿快凋零了,起了怜惜之心,早起闲眠(时时刻刻)都记挂着花儿;花儿凋零了,还约定明年再见。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①苏 轼七千里外二毛②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注 ①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赴惠州途中所作。②二毛:头发花白。③喜欢:地名,在大散关上。这里代指故乡山水。首联数字的运用非常巧妙,请作赏析。答: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七千里”极言被贬路途之远,“二毛人”写自己头发花白,“十八滩”写滩多险大,“一叶身”写孤独凄苦。这些数字构成了比喻、对比,既写出了被贬路程之远,又刻画了自己神态之憔悴,还写出了艰难的处境。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献封大夫①破播仙凯歌六首(其二)岑 参6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②寒。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旌竿。注 ①封大夫:封常清,

8、历任安西副大都护、安西节度使等职。②月窟:古以月的归宿处在西方,因借指极西之地。有人说首句“官军西出过楼兰”中用“过”字不好,用“征”字更好。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用“过”字好。从“西出”到“过楼兰”表明军队已经攻克此地,一个“过”字从战火初起的场景一下跃到了捷报传来,体现了戍边将士一“出”即“过”、所向披靡的气势,充满了雄壮豪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