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开头与结尾

高考作文开头与结尾

ID:19827609

大小:381.50 KB

页数:69页

时间:2018-10-06

高考作文开头与结尾_第1页
高考作文开头与结尾_第2页
高考作文开头与结尾_第3页
高考作文开头与结尾_第4页
高考作文开头与结尾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开头与结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心雕琢凤头 细心打造豹尾——高考作文开头与结尾方法指导巧绘凤头显才情——高考作文开头方法例谈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又有人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高考作文开头也不例外,作文开头对整篇文章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怎样巧饰“凤头”,才能一开篇就吸引阅卷者的目光,让他们迅速发现你的才情、个性呢?下面以近年高考优秀作文为例,介绍几种实用的开头方法。一、开门见山,直接扣题如果你在高考作文中选择议论文,你不妨“开门见山”直接切入话题,亮明观点,单刀直入,让急于知道你的文章是否符合题意的阅卷教师吃一颗“定心丸”。观点表达得简洁明了也不失为一个精致闪亮的“凤头”。例1:“我觉得,“9

2、0后”与“80后”“70后”没什么两样,都要经过从小到大、从青涩到成熟的成长过程。这一过程中的每一段都是难得的记忆,也是一路美丽的风景。”(《风景这边独好》2009年高考天津卷作文)对于“90后”的认识并没有统一的答案,人们有表示肯定的,有显出担忧的,也有的从理性乐观的角度予以理解。本文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观点,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的目光。例2:“技艺在传递中日益精湛,文化在传递中步入辉煌,科技在传递中发展,人类在传递中成长。在我们的生活中,传递无处不在,父母将他们的生活经验传递给我们,老师们把文化知识传递给我们,我们总是活在接受传递与传递者之间,我们总会把接

3、受的事物在我们心中加以提炼,加以升华,加上自己的见解,而这个过程,就是发展。”(《在传递中发展》2007年高考广东卷作文)开篇即点出“传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紧扣话题点明题旨,然后指出传递的过程即发展,点明了中心。例3:“永恒,不只在于时间从洪荒而来的脚步;也不只在于风声从亘古而至的呢喃。一个瞬间,往往也能成就永恒。”(《这也是一种永恒》2009年高考福建卷作文)文章开篇简洁,直接切入题意,提出了“瞬间,也是一种永恒”这个深奥而复杂的哲学问题,展现出了作者缜密的思辨和圆熟的心智,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二、排比入题,先声夺人排比,能增强文章气势,朗朗上口,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4、用来状物,能现异彩纷呈;用来叙事,会觉酣畅淋漓;用来说理,尽显气势磅礴;用来辩论,正如排山倒海;用来抒情,恰似汪洋恣肆。文章开篇用排比入题,能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例4:“如果说直道是风光旖旎的通途坦道,那么弯道就是险象环生的林涧沟渠;如果说直道是海鸥伴飞的清风细浪,那么弯道就是浪起滔天的激流回旋;如果说直道是鲜花含笑的宁静午后,那么弯道就是征人行途的一蓑烟雨。   直道是顺利,是通达,是鲜花载道的坦途;弯道是冒险,是挑战,亦于重重困境中孕育着机遇,孕育着奇迹。直道的风景令人心驰,然而,弯道的景致更使人神往。因为弯道,才是实现超越、上演精彩的地方。”(《于弯道处上演精彩》2009

5、年高考安徽卷作文)首段排比中兼有比喻,展现了直道和弯道不同的特点,颇具气势,且没有雕琢的痕迹,没有华而不实的硬伤,为下文展开弯道超越的议论做了很好的铺垫。例5:“我看到书院里的学子摇头晃脑吟诵着《四书》《五经》,我听到酒肆里的词客骚人吐出一串串佳词妙句,我嗅到泛黄的史书里经久不散的墨香……”(《还原汉语的甘醇》2007年高考湖北卷作文)一组排比将我们带入汉语文化的诗香雅韵之中,让人仿佛已被汉语的甘醇熏染,很自然地进入了对“母语”的回味中。尽管开头并未提及话题,也并未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在韵味十足的叙述中已见到作者的情感倾向,明白了作者的观点。这就是作者巧妙雕饰的精致“凤头”。

6、例6:“野马心中向往的是奔驰于田野,思考片刻,比田野大的还有广阔的草原;鱼儿心中向往的是畅游于潺潺的小溪,思考片刻,比小溪更大的还有无边的海洋;雄鹰心中向往的是翱翔于美丽的蓝天,思考片刻,比蓝天更大的还有苍茫的宇宙。思考片刻,事物的表象后面还有一个无边的精神世界,它将是你人生火车的起点。   如果我们善于思考,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事可能就是我们人生的新起点。”(《开往春天的火车》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卷作文)文章排比开篇气势不凡,一箭双雕,既表达了思考的重要性,又展现了思维必须灵动快速的主题,内涵更为丰富。同时设喻富有创意,把人生应该有更高更远的追求说得十分形象、生动而深刻。三、

7、引用开篇,凸显底蕴如果你想以丰厚的文化底蕴取胜,你可在文章的开头引用名言警句、典故、古诗文或俗语、谚语等作为全文的总领。这样的开头,文采斐然,韵味十足,可以达到吸引读者,帮助突出中心的作用。例7:“余秋雨说:‘浪漫的法国人以一种善意而真诚的嘲弄来重新理解法国文化;严肃的德国人在谦虚中用现代的眼光展现曾经的德国;而毕恭毕敬的我们正犯着一种将文化遗产供奉起来的毛病。’   现在看来物质利益的大潮又把我们引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正犯着一种将文化颠覆过来的毛病。我们的心日益迷离,我们的根又在何处?行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