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治疗课件

小儿推拿治疗课件

ID:19828002

大小:668.5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8-10-06

小儿推拿治疗课件_第1页
小儿推拿治疗课件_第2页
小儿推拿治疗课件_第3页
小儿推拿治疗课件_第4页
小儿推拿治疗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推拿治疗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儿病症推拿小儿腹泻呕吐小儿病症推拿治疗须知推拿治疗儿科常见病症疗效甚佳,如婴幼儿腹泻、呕吐、腹痛、厌食、腹胀、便秘、发热、咳嗽、感冒、遗尿、夜啼等病症,有显著疗效;对肌性斜颈、婴儿瘫后遗症、鼻炎、近视、鹅口疮、臂丛神经损伤、佝偻病、暑热症、疳积、流涎症等,亦有很好的疗效。但在推拿治疗儿科病症时,应掌握以下内容。一、推拿禁忌症(一)皮肤损害处。(二)骨折、脱位处。(三)骨髓炎。(四)骨关节结核。(五)骨肿瘤。(六)急性损伤皮下出血,在24~48h内。二、推拿注意事项1.医生的手指甲要剪修圆滑,长短适宜,以不触痛患儿皮肤为宜。2.天气寒冷时,医者先将手搓热,待其手暖时方可

2、操作,以防刺激患儿不能很好地合作。3.室内保持一定温度,不可过冷或过热,空气要流通,环境要安静,避免风吹着凉。4.医者态度和蔼,细心,耐心,认真操作。5.推拿手法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即手法用力宜轻,速度宜快,均匀着力,刚柔相济。6.推拿顺序:轻手法先做,掐、拿、捏等重手法,如捏脊等,应最后操作,以免刺激患儿哭闹,影响操作进行和治疗效果;施术穴位时,一般由上而下的顺序,如头面、上肢、胸腹、背腰、下肢、足部等。7.推拿的时间:应根据患儿年龄的大小、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而定,一般婴幼儿治疗一次,约5~10分钟,若年龄大,病变部位多,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一般不超过20分钟

3、。通常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若某些急性病,如高热,每日可推拿2次。急性病一般3~6次为一疗程;慢性病一般12次为1疗程,休息3~5天后可进行下一疗程,也可连续治疗。8.上肢部穴位(特定穴),无分男女,习惯只推左侧;其它部位一般用双穴,如揉太阳、揉乳根乳旁、揉迎香、揉肺俞等。9.推拿穴位时,一般配用推拿介质,如滑石粉等,其目的是润滑患儿皮肤,防止擦伤,提高治疗效果。10.急性传染病患儿应隔离推拿,以防交叉感染。腹泻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便下稀薄甚如水样为主证的常见病症,多发于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尤以一岁以下最为常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较多。

4、小儿脾胃薄弱,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调而发生腹泻。本病易伤气液,重症患儿或治疗不当,可出现伤阴、伤阳或阴阳俱伤等危重变症。如迁延不愈,可引起营养不良,严重患儿影响生长发育,成为疳证。一、病因病机腹泻主要责之于脾胃。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和脾肾阳虚均可损伤脾胃,使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布,合污而下发为腹泻。1.感受外邪小儿脏腑娇嫩,易为外邪所袭。外感风寒暑湿之邪,侵入人体,影响脾胃,使脾胃运化失常则泄泻。古有“无湿不成泻”之说,风寒暑邪多与湿邪相合而致病。夏秋季节,湿热交蒸,腹泻多为湿热泻。2.内伤乳食调护喂养不当,乳食过度或过食

5、肥甘及生冷之食,损伤脾胃,传导失司而致泄泻。3.脾胃虚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或久病迁延,皆可导致脾胃虚,脾虚则健运失司,胃弱则不能腐熟水谷,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而下发为腹泻。4.脾肾阳虚小儿禀赋不足,或久病久泻之后,脾虚及肾,肾阳不足,则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不能腐熟水谷,以致完谷不化而腹泻。如久泻不止,脾土受伤,肝木无制,往往可因脾虚肝旺而出现慢惊风之证。二、临床表现1.寒湿泻大便清稀多泡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2.湿热泻腹痛即泻,暴注下迫,粪色黄褐热臭,或见少许粘液,身热,烦躁口渴,小便短赤,肛门灼热而痛,

6、舌苔黄腻,指纹色紫。3.伤食泻腹痛腹胀,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味酸臭,口臭纳呆,或伴呕吐酸馊,苔厚或垢腻,脉滑,指纹紫红而滞。4.脾虚泻大便溏薄,水谷不化,食后即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倦乏力,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指纹沉色淡。处方: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摩腹、分腹阴阳、揉天枢、揉龟尾方义: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健脾和胃,行滞消食;清大肠、分腹阴阳、揉天枢疏调肠腑积滞;配揉龟尾以理肠止泻。4.脾虚泻治法:健脾益气,温阳止泻。处方: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方义:补脾经、补大

7、肠健脾益气,固肠实便;推三关、摩腹、揉脐、捏脊温阳益气;配推上七节骨、揉龟尾以温阳止泻。5.脾肾阳虚泻治法:健脾温肾,温阳止泻。处方: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脐、推上七节骨、揉外劳宫、按揉百会。方义:补脾经、推三关温阳散寒,健脾补气;补肾经、揉脐温养下元;补大肠、推上七节骨涩肠止泻;揉外劳宫、按揉百会温阳散寒,升阳举陷呕吐一、病因病机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其气以降为和,与脾相表里,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若邪气扰胃,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发生呕吐。呕吐的病因,可有以下的几种主要因素:1.乳食积滞由于小儿喂养不当,乳食过多,或恣食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