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教(学)案

货币银行学教(学)案

ID:19829874

大小:235.0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8-10-06

货币银行学教(学)案_第1页
货币银行学教(学)案_第2页
货币银行学教(学)案_第3页
货币银行学教(学)案_第4页
货币银行学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货币银行学课程教案课程编号:03005总学时:51周学时:3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类开课时间:2007年9月使用教材:《货币银行学》主编:康书生鲍静海授课教师姓名:康书生、鲍静海等章节第一章货币课时3教学目的1.了解货币的产生和货币的形态,尤其要深刻理解货币的概念。2.掌握货币的5个职能,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掌握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了解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4.了解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教学重点:1.货币的概念。2.货币的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及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突出方法:采用讲授

2、的方式,反复重现与提示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难点:1.货币的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劣币驱逐良币”规律。突破方法:结合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讲解。相关内容素材1.姚遂,李健.货币银行学.第2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2.黄达.金融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曹龙骐.货币银行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中国货币网http://www.chinamoney.com.cn。教学过程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教学内容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职能课时:1一、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

3、物,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二、货币的形态货币的形态有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三、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马克思认为货币具有5个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第二节货币制度课时:2一、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其构成要素(一)货币制度的形成和概念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和组织形式。它由国家有关货币方面的法令、条例等综合构成。(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构成要素:规定货币材料、货

4、币单位、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货币的支付能力以及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等六个方面。二、货币制度的演变(一)银本位制度银本位制度是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是出现最早的货币制度。(二)金银复本位制度金银复本位制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用金和银同时作为本位币材料的货币制度。按照金币和银币兑换比率确定方式的不同,可以把金银复本位制分为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三)金本位制度金本位制是国家法律规定用黄金作为本位币材料的货币制度。它在金属货币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式。(四)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不

5、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指以纸币为本位币,且纸币不能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种货币制度。三、国际货币制度(一)金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制度(二)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三)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牙买加体系(四)区域货币制度——欧洲货币体系四、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是一种“一国多币”的特殊货币制度,即在香港、澳门、台湾、中国内地实行不同的货币制度。练习与思考1.货币的职能有哪些?请举例说明。2.比较现金与支票的优缺点。3.如何理解“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4.“当货币的价值保存功能消失时,其交易媒介职能也会消

6、失”,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解释原因。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章节第二章信用课时3教学目的1、掌握信用的不同含义,正确理解不同含义之间的关系2、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掌握高利贷信用的特点作用,正确认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的斗争;3、掌握信用与货币的关系;4、掌握信用的基本形式及其含义和特点、作用。5、了解和认识信用工具类型及其特点。6、认识和了解衍生性信用工具。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教学重点:1、信用及其基本特征;2、各种信用形式的特点和作用;3、信用工具的特点及其功能。突出方法:采用讲授的方式,反复重现与提示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难点:1、各种信用形式及

7、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地位及相互关系;2、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突破方法:多讲多练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相关内容素材1.戴国强主编.货币银行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曹龙骐主编.金融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艾洪德,范立夫编著.货币银行学.第2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教学过程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第一节信用的产生与发展课时:0.5一、信用及其基本特征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信用具有以下三层含义信用基本特征1.信用以互相信任为基础2.信用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3.信用是价值

8、运动的特殊形式4.信用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