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监测意义及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课件

细菌耐药监测意义及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课件

ID:19839041

大小:133.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0-06

细菌耐药监测意义及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课件_第1页
细菌耐药监测意义及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课件_第2页
细菌耐药监测意义及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课件_第3页
细菌耐药监测意义及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课件_第4页
细菌耐药监测意义及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菌耐药监测意义及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细菌耐药监测意义及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概述:1.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是测定抗生素或其他抗微生物制剂在体外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2.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做药敏试验的两个主要目的:A.指导临床医生对各类患者选择最佳抗菌药物;B.在一定区域内积累对公共卫生有关的重要耐药的微生物流行病学资料。目的检测细菌的敏感性,指导临床用药?检测细菌的耐药性,预测临床结果?3.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临床意义: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为三种类型:A.敏感(S)由被测细菌引起的感染,除禁忌症外,可用该抗菌药物常用推荐剂量通过适当治疗而达

2、到治疗目的。B.中介(I)被测菌株对该药物的MIC接近于血液、组织液中通常可达到的浓度,而治疗反应率可能低于敏感菌株。中介意味着药物可通过提高剂量或在药物被生理性浓集的部位发挥临床效力。C.耐药(R)被测菌株不能被该抗生素的常用剂量在组织内或血液中达到的浓度所抑制和/或被测菌的MIC落在某些范围内,提示该菌可能存在特定耐药机制,而且治疗研究表明其临床疗效不可靠。目的检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预测临床治疗结果。预测不是指体外测得的数据,强调对数据的解释。临床不是指体外AST的结果,强调病人用药后的疗效。治疗结果用成功或失败

3、衡量,强调实验室与临床的统一。AST定义:AST是一个检测细菌耐药性的体外抑菌试验(ART)实验室临床评价S成功正确的预测R失败正确的预测S(FS?)失败错误的预测R成功   错误的预测AST重要性如果没有细菌耐药性检测治疗过度:用药不当,过度使用高档抗生素治疗错误:用药错误,危重患者丧失抢救时机增加不必要的副作用增加不必要的费用增加细菌的耐药性降低医疗服务的质量细菌药敏与临床药效不符的常见原因分析使用抗生素应以细菌药敏实验结果为依据,但临床对此往往并不重视,原因是细菌的药敏结果与临床药效出入较大,有时甚至出现用敏感药无

4、效,而用不敏感药有效的情况。究其原因很复杂,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体外药敏试验和体内药物疗效确实有差异.主要是因为体外和体内的环境不同,有些细菌可以利用体内的一些物质生成抵抗抗生素的成分,使抗生素失效,导致出现体外敏感,而体内耐药的情况。2.一些细菌产生耐药性。例如产超广谱-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及氨曲南;沙门氏、志贺氏菌对第1、2代头孢菌素及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体外药敏试验有时可能呈敏感,但临床治疗是无效的,报告药敏结果时需要对此类结果进行修正和说明。3.致病菌判断不正确,或者没有检出。首先,医院检验科微生

5、物实验室做细菌培养仅限于需氧非苛养菌的检测,而对于厌氧菌、L型细菌以及一些对氧或营养有特殊要求的细菌都不能培养出来,如果这类细菌才是病原菌的话,当然有问题了。另外,对于一些有正常菌群寄生的感染,如:呼吸道(如痰液、咽拭子)等,致病菌的判定是个难题,需要检验者具备较丰富的经验,致病菌判断错误,药敏与药效不符也就难免了。4.临床用药剂量与药敏实验的实际剂量有较大差异也是造成细菌药敏实验结果与临床药效不符的原因;用药剂量与用药时间不正确,导致药物的血药浓度不够;有些部位(如大脑,前列腺,肢体末端),由于屏障或循环障碍,药物根本

6、达不到.5.实验室原因:严格按要求做药敏试验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包括选用合格的平皿、琼脂、培养基的厚度、菌液的浊度、孵育的温度及时间等。药敏的质量保证室内质控:使用标准菌株做室内质控;室间质评:每年参加3次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2次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作为卫生部细菌耐药监测网的首批成员,有资源共享,技术支持等条件。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Mohnarin)成员单位避开细菌的耐药机制 指导合理用药(治疗原则:略)细菌耐药监测的意义我国抗生素使用特点1.使用率高:卫生部<50%,WHO<30%。2.使用起点高(

7、无指征)。3.送检率低:临床标本细菌培养送检率低!比如我院:检验科微生物室每月150份左右送检标本!4.合理性差。合理用药之我见(一)1、经验用药不可避免2、经验用药的基础是循证医学3、经验用药之前留取标本(血、尿、痰等)送检4、有了病原学结果改目标性用药合理用药之我见(二)1、可用口服不用静脉2、可以单用不用联合3、避免同一类药物多种联合4、避免同一类药物之间换药5、避免无指征地使用高档抗生素6、掌握危急重病人的用药原则合理用药之我见(三)制订如何使用和不使用抗生素的指南检查和督促指南的实施抗生素交替使用(降低选择压力

8、)小结临床分离的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问题已相当严重。为控制细菌耐药性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临床微生物室必须及时、准确地做好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要具备检测特殊细菌耐药机制的能力,并对结果予以解释。以帮助临床正确选择抗生素,合理用药以避开细菌的耐药机制。2.临床微生物室和医院感染控制部门要做好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