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的历史_图文

琥珀的历史_图文

ID:19847535

大小:35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06

琥珀的历史_图文_第1页
琥珀的历史_图文_第2页
琥珀的历史_图文_第3页
琥珀的历史_图文_第4页
琥珀的历史_图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琥珀的历史_图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楔子客中行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太阳、土地、水、树木、时间、生命,这些词是我们想到琥珀的第一反应,而人们对琥珀的喜爱也证明了人类的根还是深深地依恋着生命的原始野性。琥珀,承载着千万历史的厚重,将大自然的负责和人们对于美好事物永远的渴望紧紧地粘连在一起。琥珀是被世人称为“有机珍宝”的古老化石,不仅外表异常美丽,还凝聚着千万岁月的神秘能量。她虽没有黄金的奢华、铂金的醒目,也没有钻石的耀眼光芒,它只是静静地缀在你的胸前、耳下、手腕、颈间处,不过分张扬,却能衬出你的品位、时尚和优雅。AmberBernsteinmany

2、stonesUploadedwithpermissionfromUserLanzibyRa’ikeonde.wikipedia琥珀在中国我国河南南阳地区流传着一个离奇的神话故事。说是在唐代,当地一个孕妇,产后暴死。在埋葬时,恰巧当时最著名的医学大家孙思邈路过。他见到从棺材缝里渗出几滴鲜血,便断定死者尚存生机,可以救活,于是就叫死者的丈夫打开棺材。他先以红花烟熏死者的鼻孔,然后用神药急救。不多时,死者便苏醒过来。三天后,病竟霍然而愈。那么,那味起死回生的神药据说就是当时产的名贵中药一琥珀。琥珀在中国古代传说为猛虎魂魄的化身,也叫“虎魄”。宋代黄休复在《茅亭客

3、话》中,记载有老虎的魂魄入地化作琥珀的传说。明代的大药物学家李时珍也说:“虎死则精魄入地化为石,此物状似之,故谓之虎魄,俗文从玉,以其类玉也。”据《本草纲目》卷五十一记载:虎魄藏器曰:凡虎夜视,一目放光,一目看物。猎人候而射之,弩箭才及,目光即堕入地,得之如白石者是也。宗曰:陈氏所谓乙骨及目光堕地之说,终不免于诬也。时珍曰:乙骨之说不为怪。目光之说,亦犹人缢死则魄入于地,随即掘之,状如麸炭之义。大义是说:猛虎的眼睛在黑夜里,一只放射出凶猛的光,一只观察周围事物。当猎人把猛虎猎杀后,弩箭即将射杀猛虎时,猛虎的目光会立即坠入地下,成为像白色石块一样的东西(就是

4、“琥珀”)。虽然有些人认为这种说法有巫术之嫌,但是李时珍认为,这种说法就好比吊死的人的魂魄坠入地下变成麸炭似的东西一个道理。自古以来,中国对琥珀的认识,有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汉书·西域传》称作“琥珀”。《后汉书·西南夷传》称作“虎魄”,《隋书·波斯传》称作“兽魄”。春秋战国时代成书的《山海经·南山经》记载:“丽之水出焉,西流注入海,其中多育沛,配之无瘕疾。”据章鸿钊考证,“育沛”也是琥珀。现在知道,尽管二千多年来用词不同,指的都是同一事物。【王昶,申柯娅,中国古代对琥珀的认识,珠宝文化】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明确地写出琥珀这一名称,则首见于汉初(公元前206

5、年)陆贾的《新语·道基篇》云:“琥珀珊瑚,翠羽珠玉,山生水藏,择地而居。”根据这里的记载,我们可以说我国古代先民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认识了琥珀这种物质,并开始使用琥珀这一名称。【王昶,申柯娅,中国古代对琥珀的认识,珠宝文化】东汉末年杨孚指出,琥珀源于松胶。他在《异物志》中说:“琥珀之本成松胶也。”对琥珀成因有深刻认识者,首推晋代(公元265-420年)张华的《博物志》卷四中的记载:“神仙传云,松柏脂入地千年化为茯苓,茯苓化为琥珀”。南北朝刘宋时代,郭氏所撰《玄中记》中也记载有:“松脂伦入地,千岁为茯苓,枫脂伦入地,千岁为琥珀”。而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502

6、-549年)在《神农本草经集注》中也记载有:“琥珀,旧说松脂伦入地千年所化”。根据这些史料的记载可知,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古代先民已经认识到琥珀是松柏科植物的树脂,埋入地下经石化作用而成。《后汉书·郡国志》记载:“有琥珀生地中,其上及旁不生草。深者四五、八九尺。大者如斛。消去皮,中生琥珀如斗。初如桃胶,凝坚成也。”这样的说法也是相当缺乏科学性的。直到唐朝,《本草》的作者苏恭说:“松柏脂人地千年化为茯苓,又为千年为琥珀,再千年为璧、为江珠。”璧和江珠是黑色的琥珀,这种看法才得到不少学者的支持。唐代诗人韦应物也不例外,有诗《咏琥珀》为据:“曾为老茯苓,本是寒松

7、液。蛟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觑”(《韦江州集·卷八》)。在这首诗中诗人生动而科学地描述了琥珀的成因,对保存在琥珀中的蚊蚋化石作了极为生动的描述,完全正确地解释了琥珀的成因,是由松树的汁液(松脂)石化而来这一客观事实。充分说明了诗人对自然界敏锐的观察力和渊博的学识。但是,其中显然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竟把茯苓和琥珀看成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对琥珀和茯苓关系的进一步认识来自宋朝医士陈承(公元1090年在世)。他说:“两物皆自松而出,而所禀各异,茯苓出于阴着也,琥珀生于阳而于阴”(见《别说》)。其大意是:琥珀是石化了的树脂,而茯苓则是寄生于松树根部菌类的结聚体。这

8、里他所指的阴阳就是地下与地上。即茯苓生于地下,而琥珀生于地上而在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