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学伤寒课件

传染病护理学伤寒课件

ID:19852847

大小:2.93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8-10-07

传染病护理学伤寒课件_第1页
传染病护理学伤寒课件_第2页
传染病护理学伤寒课件_第3页
传染病护理学伤寒课件_第4页
传染病护理学伤寒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护理学伤寒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伤寒学习目标课时: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伤寒的流行病学资料、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2、熟悉伤寒的临床表现(重点)。3、熟悉伤寒的治疗要点及预防(重点)。4、掌握伤寒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难点)。女性,15岁,学生,持续发热16天,T38℃~39℃,伴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近2~3天未解大便,于1999年7月12日入院。身体评估:T39℃,P90次/min,面色苍白,神志恍惚,听力下降,前胸可见5~6个充血性皮疹,心肺(-),肝肋下2.0cm,脾肋下1.0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0×109/L,中

2、性粒细胞0.44,淋巴细胞0.56,尿、便常规正常。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经粪-口途径感染发病。一、病原学伤寒沙门菌:沙门菌属中D群生物学特点:G-、无夹膜无芽胞、有鞭毛,胆汁培养基更佳。理化特点:自然环境生活力强,耐低温热、干燥抵抗力弱一般消毒剂敏感致病原:内毒素伤寒杆菌的抗原:菌体抗原——“O”抗原鞭毛抗原——“H”抗原表面抗原——“Vi”抗原伤寒杆菌伤寒杆菌电镜照片二、发病机理肠伤寒1.传染源患者及带菌者是传染源,在病程2~4周传染性最强。三、流行病学2.传播途径通过污染的手、餐具、食物、苍蝇、

3、水源经口感染。水源和食物被污染是主要途径。3.易患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及青壮年发病为多。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多发生于夏秋季。三、临床表现㈠典型伤寒㈡不典型伤寒㈢特殊临床情况㈣再燃与复发㈤并发症1.典型伤寒病程4~5周,其经过可分为4期。⑴初期(第1周):发热伴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特点:体温呈阶梯式上升⑵极期(2-3周):并发症多在此期出现。发热:高热、稽留热,持续10-14天。消化道: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腹胀、便秘,右下腹压痛。神经系统:中毒性脑病循环系统症状:常有相对缓脉。可并发心肌炎。肝脾肿大,以脾肿大多见,质

4、软有压痛。可并发中毒性肝炎。玫瑰疹病程6~11天在胸腹部分批出现,一般在10个以内,直径2~4mm,色淡红,加压退色,2~3天后消失。(图)(4)恢复期(第5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食欲恢复,一般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3)缓解期(第3~4周):体温呈弛张热型逐渐下降,病情开始好转,但仍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肠出血、肠穿孔等。⑴轻型:原因:早期接受有效抗菌药物者、年幼儿童特点:发热、毒血症状轻、病程短2.不典型伤寒⑵普通型:同典型临床经过者(3)逍遥型:特点:病情轻微,可因突发肠出血或肠穿孔而被发现。(4)暴发型:特点:多见于

5、感染严重、机体免疫力差的患者。起病急,毒血症状重。3.特殊临床情况(1)小儿伤寒:起病较急,热型不规则,呕吐与腹泻较多见,肝脾肿大明显,很少有玫瑰疹和相对缓脉,白细胞计数可不减少,有时反而增多,但嗜酸粒细胞仍减少或消失。(2)老年伤寒:体温多不高,虚弱现象明显,易并发支气管炎与心功能不全,病程迁延,恢复缓慢,病死率较高。4.再燃与复发(1)再燃:部分患者进入恢复期前,体温尚未降至正常时,又重新上升,症状又加剧,称为再燃。可能与伤寒沙门菌菌血症尚未得到完全控制有关。(2)复发:有些病例在退热1~3周后临床症状再现,称为复发。复

6、发的症状一般较轻,病程较短,并发症与合并症较少。与病灶内的伤寒沙门菌未被完全清除,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再度繁殖侵入血流有关。5.并发症(1)肠出血多见于病后2~3周,有腹泻者多见。饮食不当、腹泻为诱因。(2)肠穿孔:穿孔部位多在回肠末端。多见于病后第3~4周。(3)其他并发症: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支气管肺炎等。四、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2.细菌培养血培养在病程1~2周阳性率最高。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高,且出现早、持续久,适合于疑似伤寒但血培养又为阴性者。粪培养第3周阳性率高。尿培

7、养在病程后期较高。3.肥达反应通常自第1周末出现阳性,阳性率逐渐升高,一般在4~6周达高峰。抗体效价0≥1:80,H≥1:160有参考意义。注意:⑴只有“O”抗体上升而“H”抗体不上升可能是发病早期;只有“H”抗体上升而“O”抗体不增高可能是不久前患过伤寒或经伤寒菌苗预防接种,或因其他发热性疾患所致的非特异性回忆反应。⑵早期应用有效抗菌药,病原菌清除早,抗体效价可能不高。⑶沙门菌D群与A群有部分的共同抗原,后者的感染可产生“O”与“H”抗体的交叉反应。⑷某些疾病如急性血吸虫病、败血症、结核病等,可出现假阳性反应。因此肥大反应

8、不能作为诊断伤寒的唯一依据。五、治疗要点㈠病原治疗⒈首选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用法:氧氟沙星(氟嗪酸)0.2tid环丙沙星0.25tid左旋氧氟沙星0.2bid诺氟沙星0.4tid-qid疗程:用药3~5天左右退热,体温正常后仍继续服用10~14天。副反应:胃肠道不适、失眠。⑵氯霉素适应症: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