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班讲义幻灯-曹伟

学习班讲义幻灯-曹伟

ID:19855087

大小:1.29 MB

页数:98页

时间:2018-10-07

学习班讲义幻灯-曹伟_第1页
学习班讲义幻灯-曹伟_第2页
学习班讲义幻灯-曹伟_第3页
学习班讲义幻灯-曹伟_第4页
学习班讲义幻灯-曹伟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习班讲义幻灯-曹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曹 伟第一章  需氧革兰阳性无芽胞小杆菌第二章苛养菌的鉴定第三章 细菌的选药第四章细菌的耐药机制和研究进展第一章 需氧革兰阳性无芽胞小杆菌需氧革兰阳性无芽胞小杆菌包括棒状杆菌属、奴卡菌属、李斯特菌属、丹毒丝菌属和红球菌属等。多存在于自然界,其中有的是人或动物粘膜上的正常菌群,常为条件致病菌。各菌属常可通过触酶和动力试验加以初步确定。第一节 棒状杆菌属一、概述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为一群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的革兰阳性杆菌,菌体染色不均匀,有着色不均匀的颗粒,称为异染颗粒。细菌排列常呈不

2、规则栅栏状或V、Y等形状。不形成芽胞、无动力。棒状杆菌属包括16个菌种,其中白喉棒状杆菌(C.diphteriae)、假白喉棒状杆菌(C.pseudodiphtheriticum)、溃疡棒状杆菌(C.ulcerans)、假结核棒状杆菌(C.pseudotuberculosis)、杰氏棒状杆菌(C.jeikeium)、解脲棒状杆菌(C.urealyticum)和条纹带棒状杆菌(C.striatum)等与人类疾病有关。二、白喉棒状杆菌(一)形态与培养特征白喉棒状杆菌简称白喉杆菌,在吕氏(Loeffler)血清培养基上生长的菌体形态

3、最为典型。菌体细长、微弯曲,菌体两端钝圆或稍膨大呈棒状。革兰染色阳性,排列不规则,常呈X、V、L、Y或栅栏状。菌体一端或两端可见浓染颗粒(异染颗粒)。用革兰染液或亚甲蓝美兰染色时,异染颗粒呈深紫或深蓝色;用阿尔培托(Albert)法染色时,异染颗粒呈蓝黑色,菌体染成绿色。白喉杆菌在吕氏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形态最典型。在血平板上可形成较小、圆形、凸起、光滑、灰白色的菌落,似干酪状、有的菌落有狭窄溶血环。在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上形成黑色或灰黑色菌落,因亚碲酸钾可进入白喉杆菌菌体内被还原成黑色的金属碲。(二)生化反应触酶、硝酸盐还原试验

4、阳性;可分解葡萄糖和麦芽糖,不分解甘露醇、蔗糖、木糖;脲素酶和胆汁七叶苷试验阴性,不分解明胶。(三)鉴定要点革兰阳性棒状杆菌、栅栏状排列、有异染颗粒;亚碲酸钾血琼脂平皿上呈黑色或灰黑色的典型菌落,血琼脂平皿上呈灰白色菌落;触酶和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分解葡萄糖和麦芽糖,毒力试验阳性。三、类白喉棒状杆菌棒状杆菌属除白喉棒状杆菌外,其余统称为类白喉棒状杆菌。多数对人不致病,其中一些可能是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人类的组织或血行感染,如菌血症、心内膜炎、骨髓炎、呼吸道感染和伤口感染。(一)假结核棒状杆菌本菌主要引起家畜的慢性淋巴管炎,特别是

5、引起绵羊的淋巴结炎。偶可引起人类淋巴结炎。本菌为球状、球杆状或呈多形性,并有异染颗粒。在羊血或马血琼脂平板上培养24h后,可形成针头菌落,48h可增至1~2mm,干燥、微黄色,呈轻度β溶血。肉汤培养物可呈颗粒状沉淀,有菌膜,液体澄清。本菌生化反应不定。(二)干燥棒状杆菌本菌为人类鼻咽部粘膜或皮肤的正常菌群,常见于眼结膜,又称结膜干燥杆菌。无异染颗粒或异染颗粒不明显。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粗糙或光滑型菌落。肉汤中呈沉淀生长。最适温度为22~37℃。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不分解尿素,不液化明胶,能分解葡萄糖和蔗糖,不分解淀粉。

6、(三)假白喉棒状杆菌本菌是寄居人类鼻腔和咽喉的正常菌群,无致病性。一般无异染颗粒。不分解糖类,能分解尿素,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不产生外毒素。(四)溃疡棒状杆菌多从正常人或溃疡性咽喉病灶中分离出。球状或球杆状,具有多形性,有些菌体有异染颗粒。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有狭窄的溶血环。能缓慢分解海藻糖,在25℃经2~3天可液化明胶,不能还原硝酸盐,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蕈糖和淀粉。四、棒状杆菌属各种的生物学特性表1-1棒状杆菌属各种的鉴定注:V,10-90%阳性;溃疡棒状杆菌25℃时分解明胶;;菌种触酶β溶血硝还脲酶明胶动力七叶

7、苷糖类利用葡萄糖麦芽糖蔗糖甘露醇木糖白喉棒状杆菌+V+----++---溃疡棒状杆菌++-++--++---假结核棒状杆菌++V+---++---干燥棒状杆菌+-+----+++--假白喉棒状杆菌+-++--------红球菌属+-VV--V+V+-V马红球菌+-VV---VV---溶血分泌杆菌-+-----++V--化脓放线菌-+--+--++VV+第二节  李斯特菌属一、概述李斯特菌属(Listeria)包括产单核李斯特菌(L.moncytogenes)、伊万诺夫李斯特菌(L.ivanovii)、无害李斯特菌(L.inno

8、cua)、格氏李斯特菌(L.grayi)、斯氏李斯特菌(L.seeligeri)、威氏李斯特菌(L.welshimeri)等菌种,只有产单核李斯特菌对人和动物致病。二、产单核李斯特菌(一)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小杆菌,直或微弯,常呈V字形成对排列,偶见双球状;无芽胞,在22~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