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在农业的看法

对现在农业的看法

ID:19861046

大小:568.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07

对现在农业的看法_第1页
对现在农业的看法_第2页
对现在农业的看法_第3页
对现在农业的看法_第4页
对现在农业的看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现在农业的看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农问题农业宏观政策实施 效果及未来走势对现在农业的看法三农问题的由来什么是三农理论农民现状对新农村建设看法这些政策和措施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1)减免农业税(2)对种粮实施直补(3)实施优良品种补贴(4)农机补贴(5)实行水稻最低收购价从2009年开始国务院规定在2个省免征农业税,其他27个省降低农业税3个百分点,还有降低1个百分点的省,在农业税的减免上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以此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减轻农民的负担。仅此一项全国农民就可以人均增收57元,效益非常明显。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对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2、比如在吉林、黑龙江这两个省,由于减免农业税,农民粮食增产增收占整个增收比重大大提高。这项政策虽然平均到每亩地大约10元左右,但是政策意义非常大。过去对农民的补贴是中间环节的补贴,比如按差价收购,钱补到了粮食收购企业,很多部分在中间环节流失了,真正补到农民手中的很少。2004年拿出种粮风险基金一大部分直接补给种粮的农民,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对小麦和大豆使用优良品种进行补贴,调动农民种植优良品种的积极性。2005年优良品种补贴的规模还要扩大。调动了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作用非常明显。但是感觉农机补贴的力度还不够。农业部研究的时

3、候说农机补贴能否由原来补贴规模的7000万元扩大到10亿元。实行水稻最低收购价。保障水稻产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主要在南方4省实施。2009年水稻的价格与2008年同期比较趋于合理。“三农”问题是我国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的简称。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腾飞发展,中国正由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向先进的工业大国转变。“三农”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农村的发展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抓住机遇发展农村,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措施。农村的发展如何及“三农”问题解决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中华民

4、族的伟大复兴。众所周知,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一个冲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大解放,农业生产连年大丰收,到1984年粮食登上8000亿斤的高峰,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那几年农民得到了自主和实惠。农民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城乡差距缩小了。那时就提出了农村要进行第二步改革。但从1985年起,我国的城乡战略有所改变,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的格局又开始向城市倾斜,工作重心又向城市转移。农村改革的力度削弱了。1985年农业减产,粮食减产7%。从此,农村的形势发展,时好时坏,时晴时阴,农村又走上了曲折

5、发展的道路。80年代后期,中国的一些学者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依据中国的特有国情,把农村问题分析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分别进行研究。既分析三者的关系,也研究三者各自要解决的问题,初步提出了三农问题的分析框架,作为认识中国实践分析现实问题的理论框架。经过10多年的实践和宣传,现在已成为中国政界、学界的共识。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理论,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科学理论界的一个重要成果。这个理论的形成和运用,对于深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用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很有意义。在一个比较长

6、时间以来,我们特别重视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着力解决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问题,以保证有效供给。但是当1984年取得改革以来的第一个特大丰收以后,农村出现了卖粮难,卖棉难等问题,随后又出现了“打白条”,农民负担重,干群矛盾冲突增加,农村社会不安定和城乡差距扩大等等的问题。这诸多问题的出现,使一部分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意识到农村工作,不仅要解决农业问题,与此同时,还要解决发农民问题,农村的问题,并且对农业、农民、农村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联系起来作了分析和研究,写出了一批比较有说服力的著述。在90年代中期以后,一部分学者和实际工

7、作部门的同志已经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联系起来作了研究和分析论述。三农问题的理论就在全国形成了共识,被引用到文件、媒体和各种论著里。关于农民的穷苦要说两句话。第一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绝大多数人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4元,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66元,扣除物价因素,每年递增4.6%.应该说,这是很大的成就,很大的进步。第二,农民穷苦是相对城市居民比较而言的。相对我们的经济成就而言的。十六大说我们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的小康社会,从19

8、78年到2001年,我国的DGP翻了三番多,年递增9.35%,但占人口75%的农民都没有得到相应的实惠。一、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作用。二、加强“信用村”建设三、发挥农村“龙头企业”的作用四、加强“农村经济组织”、“农村经济协会”的建设1、农村信用社出于经营成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