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学总论课件

传染病护理学总论课件

ID:19864607

大小:559.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0-07

传染病护理学总论课件_第1页
传染病护理学总论课件_第2页
传染病护理学总论课件_第3页
传染病护理学总论课件_第4页
传染病护理学总论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护理学总论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总论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林丽萍教授学习目标掌握:传染病、传染、传染源、传染病流行过程等基本概念;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传染病的隔离种类及隔离措施。熟悉:传染病的分类;临床特点。了解: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原则概述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等)和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等感染人体后引起的能在人群中相互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转归和防治规律的学科。传染病护理学是研究传染病

2、临床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最早的传染病收治所天花狂犬病第一节感染免疫感染的概念:是各种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也是人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又称传染。构成感染的必备条件是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的环境。病原体包括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的五种表现形式及他们之间的关系1.病原体被清除或排出体外2.病原携带状态3.隐性感染4.显性感染5.潜伏性感染五种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率最低,但最容易识别。感染过程中机体的免疫作用非特异性免疫1.

3、屏障作用2.吞噬作用3.体液因子特异性免疫1.细胞免疫2.体液免疫第二节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入侵定位排出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直接损伤毒素损伤免疫损伤第三节传染病的特征基本特征1.特异病原体2.有传染性3.有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根据流行性大小,分为:散发、流行、暴发、大流行4.免疫性(感染后免疫)临床特点病程发展的阶段性1.潜伏期2.前驱期3.症状明显期4.恢复期常见症状和体征1.发热2.发疹3.中毒症状临床类型第四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传染病

4、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传染源1.传染病患者体内有大量的病原体,是重要的传染源,可以通过咳嗽、排便等将病原体排出体外。2.隐性感染者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不易被发现,在某些传染病中是重要的传染源。3.病原携带者不出现症状但可排出病原体,也是重要的传染源。4.受感染的动物有些动物间的传染病也可传染给人类,如鼠疫、狂犬病等。有些传染病科在动物和人类之间相互传播,称为人畜共患病。受感染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传播途径1.呼吸道传播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尘埃传播

5、,如麻疹、白喉等。2.消化道传播主要通过水、食物、苍蝇等传播,如伤寒、霍乱、细菌性痢疾等3.接触传播主要通过手、用具、玩具等传播,分为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4.虫媒传播主要通过被病原体感染的吸血节肢动物为媒介而传播,如疟疾、斑疹伤寒等。5.血液、体液传播主要通过输入被病原体污染的血液、血制品或性交、分娩等传播,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6.母婴传播病原体经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新生儿,也称垂直传播。易感人群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为易感人群。人群的易感性取决于该人群中每个人的免疫水平,易感人群越多,人群易感性越高,传染病越容易发生流行。

6、如果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推行人工自动免疫,人群易感性降到最低,传染病不易流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1.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等,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水平、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居住条件、营养状况、医疗卫生条件等,对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有决定性的影响。第五节传染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传染病的诊断要综合分析以下三方面的资料:1.临床资料2.流行病学资料3.辅助检查资料传染病的治疗原则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不仅可以促进病人康复,而且可以控制传染源,防止进一步传播。主要采取

7、综合治疗的原则,如治疗、护理与消毒、隔离并重,支持治疗、对症治疗与特殊治疗并重。第六节传染病的预防管理传染源1.对病人的管理要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我国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3类39种: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肾综合征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

8、7N9禽流感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