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叶制取叶绿素铜钠盐工艺研究

香蕉叶制取叶绿素铜钠盐工艺研究

ID:19869410

大小:9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7

香蕉叶制取叶绿素铜钠盐工艺研究_第1页
香蕉叶制取叶绿素铜钠盐工艺研究_第2页
香蕉叶制取叶绿素铜钠盐工艺研究_第3页
香蕉叶制取叶绿素铜钠盐工艺研究_第4页
香蕉叶制取叶绿素铜钠盐工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香蕉叶制取叶绿素铜钠盐工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香蕉叶制取叶绿素铜钠盐工艺研究林秀兰,郑德勇,高君强(福建林学院林产工业系,福建 南平 353001)摘要:试验研究了以香蕉叶为原料制取叶绿素铜钠的工艺步骤,通过正交试验找出较佳工艺条件:用75%乙醇在60℃萃取,5%NaOH溶液皂化30min,20%CuSO4溶液铜化20min,2%NaOH溶液成盐.所得香蕉叶叶绿素铜钠产品符合GB3262-82标准,得率0.65%~0.70%(以鲜蕉叶计).关键词:香蕉叶;叶绿素;叶绿素铜钠  近20a研究表明,合成色素中不少品种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和致癌性,长期食用将严重危及人类的健康,因此对天然食用色素的开

2、发研究成了引人注目的课题,特别是以农林副作物和果蔬类作为原料的天然无害色素.  叶绿素铜钠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和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委员会批准使用的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叶绿素铜钠以其固有的鲜亮绿色性,较叶绿素对光、热有较好的稳定性及其特有的杀菌除臭性能而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卫生和日用化学工业,同时又是一种价值很高(3.2万日元/kg)前景广阔的出口创汇商品之一[1].  在国外,前苏联有用松树嫩枝叶生产叶绿酸钠和脱镁叶绿素;日本、美国有用苜蓿生产叶绿素铜钠的报道[2].在我国,生产叶绿素铜钠一直以蚕砂为原料,有文献报道过周

3、维纯、马自超、李严巍等分别对松叶、竹叶、苎麻叶色素进行过系列研究[3~5],利用香蕉叶提制色素的研究未见报道.为充分利用农副可再生资源,变废为宝,开拓天然色素生产新原料,对香蕉叶制取叶绿素铜钠工艺进行研究.  香蕉(MusaparadioiacaLi.var.sapientumO.Kze)属芭蕉科芭蕉属,单子叶高大常绿草本植物,我国粤、桂、闽、台、滇、川等地均有大面积栽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种植面积约20万hm2.香蕉叶大,呈椭圆形.从萌芽起计算总叶数为60~70片,长势旺盛的植株、开花时青叶保存数为10~15片,一般植后10~14个月挂果,收果

4、时还保留5~7片绿叶[6].当采果后,剩余的香蕉茎、叶等副产品便弃之不用,其数量可观,体积庞大,由于含水量大,腐烂时间长,既占土地又招虫害,既影响蕉园环境又造成二次污染,若能开发利用,变废为宝,意义深远.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香蕉叶:取自福建省漳州市天宝五峰林场香蕉园.除去发黄和霉变的叶子,经洗净、晾干、切碎、杀酶、烘干、粉碎、过筛,取粒径2~5mm,含水率≤16%作为试验材料备用.试验用试剂:乙醇:食用级;丙酮、乙酸乙酯均为分析纯;HCl,NaOH,CuSO4.5H2O为化学纯.1.2 叶绿素铜钠提制方法  称取一定重量原料在

5、改制的索氏抽提器中用有机溶剂萃取、过滤,滤液用ZFQ85A型旋转蒸发仪真空浓缩、回收有机溶剂,接着加定量碱液使叶绿素皂化,形成水溶性衍生物,并用溶剂萃取、分离不皂化物,在酸性条件下,使皂化物与加入的铜盐螯合成叶绿素铜酸,烘干后再与碱反应成盐,最后经真空干燥即得墨绿色带金属光泽、有特殊胺味的叶绿素铜钠成品.其工艺步骤如下:        有机溶剂    NaOH  溶剂  HCl CuSO4    NaOH                                         ↓                      ↓       

6、 ↓      ↓          ↓           ↓ 香蕉叶→预处理→萃取→浓缩→皂化→分离→调酸→铜化→过滤→成盐→干燥→产品2 结果分析 图1 不同溶剂对叶绿素得率的影响 Figure1 TheeffectofthedifferentkindofsolventsontheyieldofChlorophyllin 注:1-乙醇 2-85%乙醇 3-乙醇:丙酮=1∶1 4-乙醇:乙酸乙酯=1∶1 5-丙酮:乙酸乙酯=1∶1 6-丙酮 7-乙醇:丙酮:乙酸乙酯=1∶1∶1 8-HCL∶85%乙醇=1∶4  图2 不同乙醇浓度对叶绿素得率

7、的影响 Figure2 TheeffectofthedifferentconcentrationofethanolontheyieldofChlorophyll2.1 工艺条件选择  根据萃取机理和反应原理分析,影响叶绿素铜钠得率和质量指标的关键是萃取、皂化、铜化和成盐反应.下面分别对各工序的主要工艺条件进行探讨:2.1.1 萃取剂的选择 根据原料的特性,选择能溶解叶绿素且在食品添加剂生产中允许使用的溶剂,如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及其各种混合比的溶剂,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萃取比较试验.萃取液用721分光光度计在535nm波长下进行检测(试验得叶绿素在波

8、长535nm处有最大吸光度).不同溶剂对叶绿素得率的影响结果见图1和图2.从图1可见:任一溶剂的叶绿素萃取均随时间增大而增大,萃取20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