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防治

水稻病虫害防治

ID:19872886

大小:838.5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0-07

水稻病虫害防治_第1页
水稻病虫害防治_第2页
水稻病虫害防治_第3页
水稻病虫害防治_第4页
水稻病虫害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病虫害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一、主要虫害的防治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包括: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稻象甲等,近年来稻瘿蚊也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这些害虫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我国水稻生产的大局。二化螟(成虫  卵)二化螟发生特点:寄主杂,可危害多种作物和杂草。全国各地基本都有发生。以老熟幼虫在稻桩、稻草和杂草上越冬。发生代数与温度和种植结构有关。(2-6代不等)三化螟(成虫  卵)三化螟发生特点:主要寄主为水稻,为南方稻区的大害虫以老熟幼虫在稻桩中越冬。发生代数随地区的不同而异,主要与温度和耕作制度有关。(2-7代不等)防治方法:

2、在分蘖期,始见枯鞘时用药防治,7-10天后再用一次;在破口期水稻抽穗5%-10%时用药防治,5-7天后再用一次。用药同时保持寸水5-7天。选用药剂:30%触到、15%阿维·毒、稻虫恨、三唑磷等。白背飞虱白背飞虱发生特点:越冬生成区:北纬26度以南.我国大部分稻区为迁飞入侵害虫。发生程度与迁入量、气温、品种、栽培管理关系密切。大部分稻区早中晚稻都有危害。褐飞虱褐飞虱的发生特点:越冬生成区:北纬25度以南稻区。我国大部分地区为迁飞入侵危害。发生程度与气候因素密切。大部分稻区中稻后期和晚稻受害重。灰飞虱灰飞虱发生特点:属本地越冬害虫,全国都有分

3、布。寄主还有麦类和其他禾本科杂草。主要危害是传播病毒病。早中晚稻均有危害。防治方法:选用吡虫啉、扑虱灵、异丙威、敌敌畏、啶虫脒等。根据虫情发生情况用药。也可结合螟虫防治同时用药。并保持寸水5-7天。3、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寄主包括稻、麦、甘蔗及禾本科杂草。越冬线:北纬30度以南。其他区域为迁入危害。发生代数1-11代不等。迁入地的发生量与迁入数量、品种栽培管理有关。防治方法:稻纵卷叶螟的防治主要是要掌握好用药时间,在开始卷苞时用药。早晚或阴天、小雨天用药效果好。如果延误了时机,扫苞后用药。选择药剂:30%触到、15%金阿维·毒、

4、功夫菊酯、氟虫腈、丙溴磷、杀虫单、杀虫双等稻瘿蚊稻瘿蚊发生特点:主要分布两广、海南、福建、江西、湖南、云南和贵州南部。主要破坏生长点,使稻株成葱状。7-8月份晚稻分蘖期是受害重点时期。多阴雨有利于入侵和危害。防治方法:以水稻分蘖期为重点。水稻秧苗3叶期后注意用药。主要以保护有效分蘖不受为害为主防治目的。也可结合螟虫的防治用药。选用药剂:30%触到、15%阿维·毒、稻虫恨、三唑磷等。5、稻象甲稻象甲发生特点: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我国每年发生1-2代.长江流域主要为害秧田和刚刚移栽的田块.成虫取食叶片,幼虫取食稻根.防治方法:于早晚选用4.5%

5、瓢甲敌或30%触倒等喷雾或撒毒土。二、主要病害的防治水稻病害主要包括 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杂交水稻后期综合症、水稻僵苗、水稻烂秧等病害,近年来,部分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严重,成为主要病害。水稻纹枯病纹枯病发生特点:高温高湿发生快.适宜温度:22-28℃适宜湿度:大于90%氮肥使用过多.以早稻后期和中晚稻发生较重.防治方法;1、及时清除上年病残体。2、适时晒田。平衡施肥.3、药剂防治:选用井岗霉素。以生长嫩绿、阴避的田块是重点。稻瘟病稻瘟病发生特点:水稻全生育期都可能发生.症状分:苗瘟、叶瘟、穗瘟、节瘟。适宜温度:25℃左右

6、;适宜湿度:90%以上。氮肥使用过多,叶片生长嫩绿。防治方法:1、做好种子处理。选用401或402浸种。2、做到平衡施肥。3、用药剂做好预防工作。潮湿闷热天、大雾天和阴雨天容易发生,易发地区要在分蘖期、孕穗期、破口期、齐穗期、灌浆期各用一次。要抢晴天施药,以破口期为重点防治时期。主要防治药剂:三环唑、异稻瘟净、多菌灵、甲托、克瘟散、硫磺等白叶枯病白叶枯病发生特点:病稻草、带菌种子是主要的初侵染源。适宜温度:25-30℃,湿度85%以上。大风暴雨天气有利于流行。防治方法:1、及时清除上年病残体。做好种子消毒工作。选用402石灰水等2、注意农

7、事活动,防止扩散。3、对发病区撒石灰或草木灰。4、药剂防治:选用农用链霉素、二氯异氰脲酸、氯溴异氰脲酸、中生菌素、铜制剂等喷雾。稻曲病稻曲病发生特点:主要危害谷粒。一般从幼穗形成至孕穗期降雨量大,湿度大于90%,开花期遇低温(20℃左右),又有降雨有利于流行。氮肥使用过多,生长茂密易发病。防治方法:主要是采用药剂预防,在水稻孕穗末期(水稻破口前3-5天)用药防治。主要药剂有多菌灵、井岗霉素、铜制剂等如用30%扫细500倍喷雾赤枯病赤枯病发生特点:此病为生理性病害,俗称“坐兜”。地势低洼,长期积水。缺磷、缺钾。防治方法:1、排水搁田、晒田。

8、2、底肥施足磷钾肥。3、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水稻烂秧发生特点:1、生理性烂秧2、传染性烂秧:传染性烂秧是由各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病原菌为:腐霉菌、绵霉菌、镰刀菌、立枯丝核菌等发病原因主要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