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念珠菌病(鹅口疮)课件

禽念珠菌病(鹅口疮)课件

ID:19873148

大小:2.70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0-07

禽念珠菌病(鹅口疮)课件_第1页
禽念珠菌病(鹅口疮)课件_第2页
禽念珠菌病(鹅口疮)课件_第3页
禽念珠菌病(鹅口疮)课件_第4页
禽念珠菌病(鹅口疮)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禽念珠菌病(鹅口疮)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禽念珠菌病(鹅口疮)陈凡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禽念珠菌病的特征禽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一种以侵害上消化道黏膜为特征的真菌性传染病。特征:口腔、咽喉、食道和素囊黏膜形成白色假膜或溃疡。病原白色念珠菌,半知菌纲念珠菌属,酵母样真菌,在组织及培养基中皆产生芽生孢子和假菌丝。出芽细胞呈卵圆形,G+。在沙堡弱培养基上,37℃培养1~2天,形成白色的奶油状的突起呈半球形的菌落,略带酿酒味。本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健康的畜禽及人的口腔、上呼吸道和肠道均有分布,是一种内源性致病真菌。念珠菌念珠菌-假菌丝念珠菌-厚膜孢子芽生孢子念珠菌:沙堡弱

2、培养基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侵害多种家禽,鸡、鸽最易感,鹌鹑、鹅、鸭、孔雀、鹦鹉、人等也感,幼龄易感,危害大,3月龄以上的多可康复。2.传染源:带菌禽(健康的畜禽及人的口腔、上呼吸道和肠道均有分布),粪便污染环境。3.传播途径:消化道,特别是黏膜损伤的消化道。亲鸽在哺乳过程中可传给乳鸽。4.流行诱因:卫生差、营养缺乏、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机体免疫力下降。5.流行季节:夏季多见临诊症状感染家禽羽毛松乱、生长发育不良,采食量下降,素囊膨大,触摸柔软松弛。口中流黄色黏液、有臭味,严重的嘴角无法闭合,逐渐消瘦。鸽常有肠道损害而引起腹泻

3、。剖检病变1.口腔(鹅口疮):黏膜表面有黄白色的纤维素渗出,开始为乳白色或黄色圆形斑点,后来融合成白膜,用力撕脱后可见红色的溃疡出血面。2.食道:黏膜表面粗造,有纤维素性渗出,如毛巾状。3.素囊:黏膜表面粗造、白色豆粒大的结节和溃疡,表面覆盖一层纤维素性假膜。禽念珠菌病:口腔黏膜白色干酪样渗出禽念珠菌病:素囊食管黏膜白色干酪样渗出禽念珠菌病:嗉囊炎禽念珠菌病:素囊内溃疡灶禽念珠菌病:素囊黏膜白色干酪样渗出念珠菌病:素囊黏膜白色干酪样渗出禽念珠菌病:素囔食道黏膜上白色圆形溃疡灶禽念珠菌病素囊炎诊断1.初诊:根据症状和剖检作初步诊

4、断2.实验室诊断:取纤维蛋白置载玻片上,加生理盐水一滴或10%(KOH、NaOH)一滴,用针划破病料,盖盖玻片,镜检发现假菌丝和菌体。3.鉴别诊断:VA缺乏:口腔、食道黏膜有圆点状溃疡脓灶,轻时为白色小结节。防治措施1.改善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2.发现病禽及时隔离、消毒,饲养人员注意自身防护。3.药物治疗:(1)制霉菌素:5000单位/只、拌料喂服,2次/日,连用2-3天。或100ppm拌料,连用5-7天。(2)克霉唑:1g/100只鸡,拌料,1次/天,连用3天,吸收好。(3)病鸡个别用药:将病鸡口腔假膜剥除,涂碘甘油。鸽用药1

5、.亲鸽大群用药:150只/天,1g克霉唑拌保健沙,连用1周,同时0.05%CUSO4饮水3天。2.亲鸽个别用药:将病鸽口腔假摸剥取,涂碘甘油,素囊中滴入5-15ml2%硼酸水,用2-3次。3.乳鸽用药:口服制霉菌素甘油盐水,按100万单位制霉菌素加入100ml20%甘油生理盐水中,每日2次,每次3-5ml,连用一周。鸽念珠菌病常与毛滴虫混合感染,而且种鸽的带菌率高,应对种鸽进行定期预防性投药,用0.05%灭滴灵饮水5天,每年3~4次。附:冠癣1.症状:在头颈部的无羽毛部位,特别是在鸡冠上面生长一种黄白色,鳞片状的癣痂。2.治疗

6、:大群:1/1000-1/2000CUSO4或0.5%的五氯酚药浴。个别:用温皂水剥去结痂,后涂克霉唑软膏,达可宁霜,福尔马林软膏(福尔马林1份,凡士林20份,凡士林水浴加热,融化后加入福尔马林,振摇均匀,凝固后即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