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护理的职业防护ppt课件

口腔科护理的职业防护ppt课件

ID:19874020

大小:2.58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0-07

口腔科护理的职业防护ppt课件_第1页
口腔科护理的职业防护ppt课件_第2页
口腔科护理的职业防护ppt课件_第3页
口腔科护理的职业防护ppt课件_第4页
口腔科护理的职业防护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腔科护理的职业防护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口腔科护理的职业防护口腔颌面外科研究背景口腔科医护人员工作中与患者密切接触,操作范围小,操作中不可避免接触患者的血液或涎液。治疗中需要使用许多锐利及高速运转的器械,因而医护人员发生意外损伤的概率很高。口腔科常用的一些材料,如汞、含铬化合物等,对医护人员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口腔科被认为是血源性传染病传播的主要环境。因此,最大限度地保护医护人员免受危害,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目录页CONTENTSPAGEPart.1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Chp3物理性危害因素Chp1生物性危害因素Chp2

2、化学性危害因素Chp4心理性危害因素目录页CONTENTSPAGE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一、生物性危害因素口腔科患者多,周转快,病情隐蔽,因治疗操作大多都在患者口腔内进行,许多经血液、唾液传播的疾病,如乙肝、开放性肺结核、梅毒、艾滋病病毒等,均可通过唾液或血液直接传播给护士,也可以通过被污染的器械、飞溅到皮肤粘膜上的涎液和血液及气雾中的微生物间接传播。重点介绍以下四种常见疾病及暴露途径。常见疾病及暴露途径AIDS患者缺乏免疫力,易患全身系统疾病,也可波及口腔出现相应损害而到口腔科就诊。临床表现暴露途径乙

3、型肝炎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研究报道表明,口腔科医护人员HBV感染率明显高于一般的医护人员。暴露途径HCV是一种RNA病毒,可以经过受损皮肤、粘膜等途径传播。医护人员被带有HCV血液的针头刺伤引起感染的发生率可能为10%。另外,50%的急性或者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色涎液中带有HCV-RNA。结核杆菌属于分支杆菌。在口腔科,结核菌的主要暴露途径是:高速涡轮机旋转时产生的气溶胶中含病原微生物经呼吸道吸入。结核病传染给口腔科医护人员的危险性很大,尤其是活动期的肺结核及未被发现

4、者。艾滋病(AIDS)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肺结核2.乙肝病毒在口腔中的暴露途径&1.乙型肝炎患者的牙龈往往有炎症,在治疗过程中其涎液、血液、龈沟液等含病毒的传染物质直接污染了口腔诊疗环境。据报道,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的涎液中HBsAg和HbeAg的阳性率分别为50%—98%和18%—32%,有些HBsAg阳性患者的龈沟液中的HBsAg检查率可达25%—95%;2.含有HBV的血清误伤直接污染医护人员:口腔科的锐利器械很多,包括被血液或涎液污染的凿子、钻针等,而且口腔科局部麻醉的情况也很多,因此增

5、加了意外伤害的概率。暴露于含HBV的血液或体液,感染率为6%—30%。有学者对HIV、HBV在口腔临床的传染性进行了比较研究,HBV在口腔医疗中感染的可能性大于HIV的57倍,说明HBV在口腔临床的传播危险大大高于HIV。2.化学性危害因素二、化学性危害因素(1)戊二醛:戊二醛是口腔科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属于高效灭菌剂,能有效杀灭艾滋病、乙型肝炎病毒。但戊二醛本身也会对皮肤、粘膜有轻微的刺激性,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哮喘和鼻炎等疾病。(2)麻醉剂:会造成不良妊娠、肝肾疾病。(3)汞:汞是口腔科常用的材料,

6、是一种银白色、不稳定、极易挥发的金属。汞在17°C可蒸发,蒸发速度与温度呈正比,且能随气流移动,吸附力强。对口腔科的医护人员来讲,主要是在水银汞合金和填充过程中产生的汞蒸气,通过呼吸道吸入或者皮肤直接接触汞引起的汞吸收,可导致慢性汞中毒、过敏性皮炎、牙龈炎、口炎、脱发、涎液分泌增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精神神经症状。在消毒灭菌和患者的诊治中,护理人员经常接触消毒剂、麻醉剂、汞等有毒物质。3.物理性危害因素三、物理性危害因素口腔科的锐利器械很多,包括被血液或涎液污染的凿子、钻针等,而且口

7、腔科局部麻醉的情况也很多,因此增加了针刺伤的概率。其危害不仅限于伤害本身,还可以传播感染性疾病。其他物理性伤害还有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可导致恶性肿瘤、白血病、不良妊娠及放射病。非电离辐射源主要是激光束,其危害是对视网膜的损伤。4.心理性危害因素四、心理性危害因素主要是精神紧张、疲劳。护士主要是进行椅旁护理。每天面对大量的牙病患者,从患者的接诊、咨询、安排到准备器械、材料和配合医生诊治,来回穿梭于医生、患者之间,每时每刻都处于紧张状态。护士压力大,再加上急诊、重症、复杂患者,极易造

8、成口腔科护士的心理疲劳。Part.2防护措施过渡页TRANSITIONPAGE1人员自身防护增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洗手与手的消毒戴口罩、帽子戴手套戴防护镜穿防护衣锐器伤的预防1手卫生1洗手外科手消毒卫生手消毒肥皂液、流动水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暂居菌肥皂液、流动水手消毒剂速干手消毒剂揉搓以减少手部暂居菌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1什么情况下应洗手?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