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身活动基本知识

体育健身活动基本知识

ID:19887312

大小:18.59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8-10-07

体育健身活动基本知识_第1页
体育健身活动基本知识_第2页
体育健身活动基本知识_第3页
体育健身活动基本知识_第4页
体育健身活动基本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体育健身活动基本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体育健身活动基本理论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巅峰减肥科学研究所陈文鹤2015.10.24运动过程中能量供应基本理论肌肉收缩直接能源——ATPCP肌糖原无氧酵解糖和脂肪有氧氧化ATP补充能源:运动过程中三种供能系统同时启动,但启动速率不同。非乳酸能供能系统肌糖原无氧酵解供能系统有氧氧化供能系统快较快慢往往有氧氧化供能系统尚未正式启动,运动已经结束。如100米跑。运动过程中骨骼肌能量供应主要来自于非乳酸能无氧供能系统和乳酸能无氧供能系统。运动过程中骨骼肌能量供应主要来自于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供能系统。有氧运动无氧运动运动过程中主要由哪个供能系统提供能量,

2、取决于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短,能量供应越趋向于无氧供能系统。骨骼肌能量供应能力与肌纤维类型的关系两种肌纤维类型,在形态、结构、生化、机能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Ⅱb型Ⅰ型Ⅰ型肌纤维百分比高骨骼肌的供能能力有氧氧化供能能力强Ⅱb型无氧供能能力强肌纤维百分比高不同运动强度的运动过程中,实际上动用的肌纤维类型百分比不同,运动强度越大,动用Ⅱb型肌纤维多,无氧代谢供能比例高。但由于个体Ⅱb型肌纤维有一个范围,当所有Ⅱb型肌纤维都动用,强度达到最大值。因此,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跑得很快。不同的身体素质有其特定的生理学基础。身体素

3、质分类力量素质速度素质有氧耐力无氧耐力灵敏素质柔韧素质体育运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体育健身活动必须遵循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讲究科学健身,避免运动对人体造成的可能损害。体育健身运动要求安全和有效,安全第一,在安全的前提下,讲究效果。遵循运动人体科学基本理论讲究科学健身安全第一这种非特异性的运动刺激对健康促进作用,对刺激原有质、量、度的基本要求。通过适宜的体育运动,对人体产生良好的影响,至少不产生不利的影响。适宜的运动,可以稳定机体的免疫机能,但是,强度过大,时间过长,心理负担太重,就可能使免疫机能受到损害。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增进作用缺乏特异

4、性科学地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必须注意的问题?!23456789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坚持一定的运动持续时间选择适宜的健身运动项目保持适当的运动密度做好适宜、充分的准备活动做好运动结束后的整理活动身体练习的分类认知其他应注意的问题1健康风险和运动风险评估10不排斥其他健身方法参加体育健身运动前,必须对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进行评估;病史调查、体格检查(包括血液指标的检查)、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试验。1健康风险和运动风险评估1.安静状态心电图存在明显异常者2.近两周内有心绞痛发作者3.严重高血压病患者、严重甲状腺机能亢进或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4.妊娠期,尤其是妊

5、娠中后期5.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糖尿病合并酸中毒患者6.感染性疾病急性期7.空腹时间超过12小时以上者8.无法进行运动负荷试验者运动负荷试验的禁忌症:心电图出现具有诊断意义的图形,如心律失常、ST段下降超过0.1mV、T波低平或倒置等。血压升高明显超标,或血压下降者。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即使心电图和血压无明显异常变化者。达到次极限心率,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者。受试者无法继续完成运动负荷实验者。受试者要求停止运动负荷试验。终止运动负荷试验的依据:1健康风险和运动风险评估1健康风险和运动风险评估运动负荷试验过程中必须由专人严密

6、观察受试者的表情,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运动负荷试验。运动负荷试验过程中必须由专人负责心电图观察和记录。由专人测量血压。增加负荷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起始速度为4km/hr,运动时间为4分钟,每级递增速度为2km。中青年人起始速度为6km/hr,每级递增速度为2km。心血管系统已有慢性疾病明确诊断者,运动负荷从2km/hr开始。运动负荷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抢救器械、设备和药品。运动负荷试验至少有一名具有资质的心血管临床医师参与工作。停止运动负荷试验后,受试者至少在实验室观察30分钟以上,离开实验室前应记录一次12导联的安静心电图。运动负荷

7、试验的注意事项:2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运动强度以运动对人体刺激所产生的生理反应量表示。常用的反映运动强度的生理学指标——心率心率储备百分比与最高心率百分比表示的健身运动强度分级运动强度分级心率储备百分比<40%40~50%50~60%>60%运动强度小强度中强度大强度高强度最高心率百分比<60%60~70%71~85%>85%运动强度小强度中强度大强度高强度(P165,表9-1),体育健身运动实践中,一般不用最高心率的百分比表示运动强度,而以心率储备百分比表示运动强度。应该根据具体个体的健康状况、运动能力和健身目的,确定适宜的体育健身运动强度,

8、即体育健身运动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获得最好的健身效果,而该运动强度对具体个人又是安全的。2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无论在运动负荷试验中还是在体育健身运动实践中,心率(脉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