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具体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具体方法

ID:19892149

大小:305.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0-07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具体方法_第1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具体方法_第2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具体方法_第3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具体方法_第4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具体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具体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具体方法沃建中(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100875)Jzwo@bnu.edu.cnJzwo@263.netwww.mduce.com电话:010-62207612(O)010-62208814(O)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性一、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目前,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应国际大环境、且具有创造力的人才。21世纪人才的目标是“四个学会”:“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外资企业对的人才要求的核心因素是:团队精神、忠诚度、创新能力、善于交往和表达能力。然而,目

2、前我国的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特别是城市独生子女的普及,孩子的心理问题随之增多。我们的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在儿童青少年中存在心理异常表现的约占20%,患有心理疾病的约占4%,心理问题集中表现为:考试焦虑、孤独、敌对、恐惧、抑郁、智力缺陷、人际交往障碍、多动症、学习障碍与自我否定等。籍此,在儿童青少年中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教学的关系。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学生要接受知识、提高能力,而靠被动的学习,效率高不了。如果我们能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水平,学生就会想学、乐学、会学,

3、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高。我们所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不同年龄特征的人,所以,教学的内容、过程、手段和方法等都应该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如果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就能够大大提供学生的学习效率,反之亦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途径《纲要》指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概括而言,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心理活动课、心理专题讲座、个别咨询与辅导、课外活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科学常识的普及、学校的心理环境的形成、家庭和社会心理环境的形成等。

4、心理活动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一、心理活动课的内涵:心理活动课是把心理训练的内容放在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潜移默化地接受行为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它不同于一般的正规教学,是在具体的活动中借助于团体辅导的一些方法,以问题辨析、情景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等具体形式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二、心理活动课的模式1、讲授模式:具体分为两种情况:讲授心理学知识;类似于政治思想课的模式。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主要以讲授的方法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知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例如,在讲

5、解情绪调节的内容时,讲授式模式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什么是情绪、什么是情绪调节、情绪调节的重要意义以及情绪调节的方法等这些纯粹的理论知识,而没有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对情绪调节有真切的体验,这样的纸上谈兵式的讲授对学生来说不能够起到多大的效果和作用。2、活动模式:教师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活动。学生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获得充分的心理体验。目的是:学生通过获得充分的心理体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在活动模式中,教师给学生上课时,仅仅给予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体会,教师没有给予学生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循

6、循善诱地诱导学生对所授内容切实地体验和感悟。同样以教师给学生讲解情绪调节内容为例,活动式模式是,教师利用自己精心设计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感觉情绪调节,但在活动中教师并没有从理论的高度上给学生介绍情绪调节的重要性以及情绪调节的方法,这样,学生并没有真正体验到情绪究竟应该如何进行调节。3、诱导模式(1)诱导模式的含义: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活动。在学生积极参与和教师根据心理学原理而有目的的诱导下,学生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使学生得到感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感悟包括体验、感知、领悟。体验指的是学生通过活

7、动和教师的诱导,在情感上获得充分的心理体验。感知指的是学生通过活动和教师的诱导,自我进行分析、评判、对比。从而领悟出合理的观念和心理健康的行为是什么。感悟指的是学生通过活动和教师的诱导,在自我教育中不断内化加强自律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强化和训练健康的行为方式。(2)诱导模式的特点:心理活动的游戏化;心理内容的操作化;心理过程的体验化;心理技能的训练化;心理目标的层次化;心理成分的系统化。(3)、诱导模式的六条原则:平等性原则。要求老师与学生平等交往,做学生的朋友,这是上好心理课的关键。尊重性原则。在课程进行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尊重

8、学生的言行,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敢于暴露自己的观点,老师不加任何评价。参与性原则。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