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新型粗纱机的技术探讨

用好新型粗纱机的技术探讨

ID:19892794

大小:100.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07

用好新型粗纱机的技术探讨_第1页
用好新型粗纱机的技术探讨_第2页
用好新型粗纱机的技术探讨_第3页
用好新型粗纱机的技术探讨_第4页
用好新型粗纱机的技术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好新型粗纱机的技术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用好新型粗纱机的技术探讨在ITMA’99巴黎国际纺织机械博览会上首次展出德国Suessen公司研制的超大牵伸细纱机,其顶尖的制造技术和成纱质量对传统纺纱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即现阶段还要不要继续研制新型粗纱机?企业有没有必要进一步使用好新型粗纱机?   众所周知,我国棉纺粗纱机的技术进步在过去几十年中相对传统纺纱的其它设备显得较为滞后。这其中有多道粗纱机改单程粗纱机,并受细纱机技术进步牵制的因素,也有受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超大牵伸细纱机研制开发争论的干扰影响。我国棉纺工程技术人员早就提出过粗纱工序作为并条工序与细纱工序中间的过渡环节,

2、认为并条再通过牵伸、加捻、卷绕等方式增加了新的不匀,当时乐观地认为只要细纱机搞成超大牵伸,粗纱工序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取消。当前,我们面临着,一方面代表国际最新技术的粗纱机大量投放市场;另方面超大牵伸细纱机不仅国际上早已开发成功并投放市场,而且在国内有的厂家已捷足先登,在2003年全国传统纺环锭细纱机技术进步专题研讨会上宣称已研制出四皮圈牵伸的超大牵伸细纱机。技术进步是永无止境的,但任何事情要结合我国实情。我国目前环锭纺纱锭高达6000多万枚,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大部分设备不够先进,即使超大牵伸细纱机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到推广也要经历

3、相当长的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况且,超大牵伸细纱机价格较高、占地面积大、管理维护要求高等条件局限于高档次的产品。既然远水救不了近火,就需把主要精力放在新一代研制开发的粗纱机上,这也是本人撰写此文的本意。下面就现代粗纱机的前后配置,如何开好,用好现有新一代粗纱机谈一些个人看法。1我国粗纱机使用现状   我国A字头竖锭式粗纱机例如A453、A4.56、A4154系列曾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仍无技术上的突破。由于上述粗纱机结构上的缺陷,关车时牵伸,卷绕机构不同步产生的细节影响了成纱单强不匀率、重量不匀率和细纱断头率,而关车细节始终是粗纱机的症

4、结。随着无梭织机对成纱质量及布面实物质量的要求,也随着品种档次和单产的提高,认识到粗纱质量的重要性,也证实了成纱质量及细纱断头率的80%均由粗纱质量引起。为此,进入九十年代后,伴随着无梭织机大量引进,新型吊锭式粗纱机如日本丰田FLl6、西德Zinser660等粗纱机相继引进,我国也先后研制开发出新一代粗纱机,如FA413、FA422、TJFA458、FA31、ASFA411、EJ521等型号粗纱机已大量使用。   近几年还开发出取消铁砲、锥轮三自动、防细节、张力微调及成形等机构,采用计算机按输入的数学模型程序控制主电机与卷绕电机的变

5、频器,使各电机按要求速度运行。如FA481、FA491、FA431等机型已投放市场。上述粗纱机的研制具有现代粗纺工程的特征,即实现高速度、高张力、大捻度、重定量、大牵伸。在质量上具有尽可能小的粗纱伸张率,达到Uster97公报5%水平的粗纱条干Cv%值,并满足细纱机牵伸要求,良好结构,趋于完美的高质量粗纱卷装。   在实际生产使用中,由于以悬锭粗纱机(铁孢居大多数)为主的各机械厂在设计上均重视粗纱张力引起的伸长及开关车出现的细节等影响后道质量的难点,大多厂家配以变频调速传动,有较好的慢速启动性能,使前罗拉纺出速度与卷绕速度同步下降,

6、有利细节减少。有的厂在纺纱段设置张力检测器,使张力变化信号经计算机比较后的信号控制变频调速的主电机与伺服电机按要求运行,伺服电机通过减速器拖动锥轮皮带,实时移动要求的距离,使张力变化在大、中、小纱趋于一致。高效假捻器的使用使前后排锭间差异更为理想,纺纱张力更为稳定,在锭速1000转/分条件下台时断头在0.5根以内,基本上能实现高速、高产、高效率。对温湿度、原料适应性也明显好于传统竖锭式粗纱机。   有些厂家在选用悬锭式粗纱机时,以精梳纱产品定位时,为保证成纱质量的稳定性,选用一些关键的进口器材,如SKF1500L)型四罗拉双胶圈牵伸

7、机构、317、315不处理软胶辊、德国西门子公司电子元件及控制开关,使粗纱条干能稳定在Uster公报5%~10%水平。   牵伸系统选用D型牵伸成为主流。其优点在于,除了克服原三罗拉双短胶圈主牵伸区既集中又牵伸而影响纱条牵伸的缺陷,还由于采用D型牵伸加捻的粗纱可达到前罗拉中心点,粗纱捻度传递均匀,有利于改善粗纱光洁度。   悬锭式粗纱机在生产实践中,由于机械整体制造精度、关键器材、工艺配置与国外同类机型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反映在安装调试后投产的粗纱机磨合期较长,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该期间配件损坏率较高,粗纱断头率高,稳定性不够理想。

8、从部分棉纺厂反映的情况看,对某些厂家粗纱机反映问题较多,主要归纳如下:   1)主传动轴与机头传动轴原用园筒式联轴器易磨损,更换不便。   2)万向节头处有异响,特别是在换向时更明显。有的万向轴上因卡簧槽浅造成卡簧脱出,使筒管传动轴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