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疲劳与恢复课件

运动疲劳与恢复课件

ID:19893441

大小:391.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0-07

运动疲劳与恢复课件_第1页
运动疲劳与恢复课件_第2页
运动疲劳与恢复课件_第3页
运动疲劳与恢复课件_第4页
运动疲劳与恢复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动疲劳与恢复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第四节恢复与提高过程第三节运动性疲劳第二节进入工作状态及稳定状态第一节赛前状态第一节赛前状态一、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与调整概念:人体参加比赛或训练前,身体的某些器官和系统会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这种特有的机能变化和生理过程称为赛前状态。(一)赛前状态的特征及其产生机理表现:良好赛前状态:神经系统兴奋性适度提高、内脏器官的惰性有所克服,呼吸循环系统预先得到提高,有利于在正式运动开始时能尽快发挥工作能力和提高运动成绩。不良赛前状态:神经系统兴奋性过高、体温升高及心率

2、加快、血压升高、肺通气量和吸氧量增加。如过度紧张、出汗、尿频、喉咙发堵、四肢乏力、寝食不安、比赛淡漠、厌训等。机制:条件反射赛前反应的大小:与比赛性质、运动员的比赛经验和心理状态有关。比赛规模越大,离比赛时间越近,赛前反应越明显。运动员情绪紧张、训练水平低、比赛经验不足也会使赛前反应增强。(二)赛前状态的调整不断变化训练环境,增加比赛经验,掌握身心调整方法,提高心理素质,调整准备活动的内容、强度和节奏。二、准备活动概念:指在比赛、训练前为提高身体机能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专门的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

3、的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准备。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1)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调控各脏器机能活动;(2)增强氧运输系统机能,提高工作肌的代谢水平;(3)使体温升高,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4)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加弹性,预防损伤;(5)增强皮肤的血流量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比赛时体温过高。一、进入工作状态第二节进入工作状态及稳定状态概念: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不能立即达到最高水平,而是逐渐提高的,这一提高过程叫进入工作状态。(一)进入工作状态产生的原因1、运动器官的惰性(反应时)反应

4、时是指从刺激作用感受器起到效应器出现反应需要的时间。反射活动越复杂、动作难度越大,进入工作状态所需时间越长。2、内脏器官的惰性:自主神经传导速度慢;兴奋传导中突触复杂;内脏器官在持续性活动中,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比单纯的神经调节速度慢。内脏器官的惰性是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主要原因(二)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影响因素:工作性质、个人特点、肌肉活动的复杂性、训练水平、工作强度及当时机体的机能状态。肌肉活动越复杂→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越长;训练水平提高→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短;工作强度越高→进入工作状态的

5、时间就越短。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充分的准备活动→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短;此外,年龄和外界因素也能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儿童少年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比成人短。场地条件好、气候温暖适宜均能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三)生理“极点”与“第二次呼吸”1.生理“极点”及产生原因概念: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一系列暂时性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如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甚至不想再继续运动等症状,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原因: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与肌

6、肉活动不相称,①运动开始时供氧不足(氧亏);②大量乳酸积累使血液pH值朝酸性方向偏移。→大脑皮质运动动力定型暂时遭到破坏。2.“第二次呼吸”及产生的机理概念:“极点”出现后,植物性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这时,人体的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这种机能变化过程和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开始进入稳定状态。原因①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②“极点”出现后,运动速度暂时下降,

7、使运动时每分需氧量下降,以减少乳酸的产生,机体的内环境得到改善,被破坏了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3.影响“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因素影响因素: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训练水平,准备活动、赛前状态及呼吸方式等。中长跑项目反应较明显;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极点”出现得越早,反应也越强烈,“第二次呼吸”出现得也愈迟。减轻“极点”反应的主要措施:①充分的准备活动;②良好的赛前状态;③适当控制运动强度,调整呼吸节奏,尤其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二、稳定工作状态概念:在运动过程中,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的机能水

8、平和工作效率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或相对稳定状态。分类:真稳定工作状态、假稳定工作状态(一)真稳定工作状态概念:在进行强度较小、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机体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真稳定工作状态。表现:肺通气量、心率、心输出量、血压及其他生理指标保持相对稳定,运动中的能量供应以有氧供能为主,乳酸堆积较少,血液中酸碱平衡不致受到扰乱,运动的持续时间较长,可达几十分钟或几小时。(二)假稳定工作状态概念:当进行强度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