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临床研

中医骨伤科临床研

ID:19904921

大小:628.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0-07

中医骨伤科临床研_第1页
中医骨伤科临床研_第2页
中医骨伤科临床研_第3页
中医骨伤科临床研_第4页
中医骨伤科临床研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骨伤科临床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骨伤科临床研究进展第一单元周临东2014-9-25第一章骨伤科临床研究方法第一节骨伤科医学模式及其演变骨伤科,又称创伤骨科,是研究如何防治人体皮肉筋骨损伤及其疾患的中医学分支学科,创伤是人体受到外界各种损伤因素作用后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器官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所带来的局部的和全身的反应。骨科是指矫正骨骼系统的创伤和疾病引起的畸形,又称矫形外科。一、自然哲学模式从不自觉地对待周围事物到逐渐形成了某种理性认识,用自然现象的哲理来解释损伤与疾患。如中医学秉承古代天人合一观念,说明自然界历象、数字对中医学的影响。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医学也认为,宇宙有许多法则,这些法则也可用于人体。(一)中医

2、骨伤科的演进远古时代(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伏羲尝百草,画八卦,结合《河图》数术,形成先天八卦,开创了自然哲学模式之先河战国、秦汉(公元前476年—公元220年):中医基础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问世。三国、晋、隋唐(公元220—960年):晋·葛洪在世界上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臼手法整复及竹片夹板固定骨折。巢元方提出清创疗法四要点:清创要早,要彻底,要正确地分层缝合,要正确包扎,为后世清创手术奠定了理论基础。唐.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提出了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的治疗大法。(二)其他医学骨伤科的演进1、古埃及王朝(公元前6000——公元前1600年

3、)史密斯(Smith)在埃及考古时发现一本纸草书(约为公元前3000—前1600年的作品),称为史密斯文稿,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创伤骨科专著。2、古印度(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年):有外科手术及100余种外科器械。3、古巴比伦(公元前1792—公元前1750年)国王汉谟拉比(Hammurabi)统一了两河流域。在政府严格控制下执业行医,同时还记录用青铜刀割治创伤的条文。4、古希腊(公元前1000—公元前500年)该时期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7年)产生了西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及其学派。对于骨折与脱位,他认为必须以正规方式使断端对合,骨折两端以牵引法拉开,

4、然后放松,使断端逐渐并拢;他设计了牵引臼床,使用医疗器械刮刀、镊、骨钳、凿和探针等,对肩关节脱位施行的手牵足蹬复位法,他还提倡运动。希波克拉底推崇良好的医德。5、罗马帝国(公元前30年—公元476年)考古学者从庞贝古城发掘出大量精致的外科手术器械。罗马帝国时代著名医师盖伦写过300多部作品,将古代医学的一些理论与观念融为一个系统,他认为人体生命表现是“灵气作用”,分为“自然灵”、“生命灵”和“动物灵”,而分别居于肝、心、脑中。6、中世纪(476—1453年)即西罗马帝国覆灭至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覆灭的一段时期(相当于我国南北朝、隋、唐、元、明初),医学上已有不少新的进展,医生训练走向

5、规范化,开业医生需进行执照考试,并兴建了许多医院等。公元11世纪,意大利成立了训练医师的学校,是西方第一所非宗教的高等医学教育场所,其医学观念仍以恩培多克勒在公元前500年建立的“火、土、水、空气”四元素为基础,认为人是个小宇宙,由四种体液构成:血液(火)、黏液(土)、黑胆汁(水)与黄胆汁(空气)。这些体液处于平衡状态,人就健康;平衡失调,疾病就会发作。7、文艺复兴时期(1450—1600年)基于观察和实验的科学已开始萌芽和发展二、生物医学模式从17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在这段时间内,形成了许多独立的医学基础学科,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并进而发展成完整的基础、临床和预防医学体系

6、。20世纪后,工程技术也逐渐向医学渗透,出现了许多边缘性学科或前沿性学科,如细胞生物学、生物力学等。17世纪以后,中医学(包括骨科学)发展缓慢,尤其在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1、17世纪人们改变了对事物的认识,由询问为什么会出现某些情况转向研究这些情况是如何发生的。英国医生哈维1578—1657年在1628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会上,展出了他的专著《血液循环论》,根据实验研究,证实了动物体内的血液循环现象,还测定过心脏每搏输出量。现代生理学、以及学与血液学都源于哈维的这部先驱作品。2、18世纪英国牧师兼发明家黑尔斯1677—1761年创造了血压测量法,1711年12月他将一支铜管插入马的颈

7、动脉,铜管另一端接上玻璃管,测量血柱的高度由此测出血压。1741年法国安德瑞出版《骨科学》1756年英国医生波特,1714—1788年写出了有关骨折与脊柱弯曲的著作《骨折与脱位》等3、19世纪19世纪中叶有三项发明,即:麻醉术、细胞病理学和外科消毒。1846年10月16日在波士顿,莫顿用乙醚麻醉病人,取得手术成功。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1827—1912年根据巴斯德关于细菌学的理论,于1865年8月设计了石炭酸消毒器,在手术室里、手术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