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的最后一个大弯

柳传志的最后一个大弯

ID:19912192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7

柳传志的最后一个大弯_第1页
柳传志的最后一个大弯_第2页
柳传志的最后一个大弯_第3页
柳传志的最后一个大弯_第4页
资源描述:

《柳传志的最后一个大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柳传志的最后一个大弯时光进入本世纪初,从中科院一间传达室里走出来的联想已经成长为一家在中国的信息产业中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公司,并且从各个角度评价的指标都显示出未来的前景也一片光明,做为公司的主要创始人和成长壮大过程中的领导者,柳传志已经把具体的管理工作交给了更有活力的年轻管理者,在各种公开场合,已近退休年龄的柳传志更愿意给别人介绍自己的高尔夫水平,开始憧憬着做一个快乐的退休老头,把更多的时间留出来陪自己的家人。在此之前,联想的成长尽管也不乏曲折,但总体上堪称完满,在主业电脑上已经在国内遥遥领先,通过折中的改制方案建立了有效的股权激励体制,通过业务分拆实现

2、了公司的平稳交接,更重要的是,在一个转型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联想,没有给自己留下可能会影响未来发展的原罪,当市场经济趋于完善之时,放手搏击,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其时的柳传志恐怕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他不但没有淡出企业经营一线,成为一个快乐的退休老头,而且需要再一次走向前台,为成就一家伟大公司而大动干戈。2008年,通过收购IBM电脑业务业已成为一家全球经营的电脑公司的联想集团经过三年多的整合刚刚稳定,就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又一次陷入困境,年报中出现了公司历史上数额最大的亏损,聘用的外界CEO挂靴而去,在外界的担心和质疑声中,已经从联想集团中

3、退居二线的柳传志被迫复出担纲董事长,在危机时刻稳定军心,协调资源,为以杨元庆为CEO的中国管理团队保驾护航。新时期的杨柳配再次发挥威力,通过调整经营思路,改革组织架构,不但止住了下滑势头,扭亏为盈,而且市场份额创出新高,发展态势业界最佳,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新战略架构也迅速付诸实施,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喜景象。在带领联想集团战胜金融危机的同时,柳传志还分身有术,通过引入泛海集团,彻底完成了联想控股从一家国有控股公司向社会化企业的改制,通过旗下联想投资、弘毅投资、融科智地等子公司,把触角逐步深入到金融、能源、房地产等更广阔的领域,一个在外界看来危机四

4、伏的险局,在金融危机之后,却日益显出了宏阔的气象。柳传志在企业家群体中享有教父的尊荣,但也不乏诟病,最典型的指责如联想缺乏核心技术,错失互联网发展的机遇,特别是和与联想齐名的华为相比,联想的辉煌中总被认为缺少了一个核心的东西。在2009年通过最漫长的改制完成了公司治理层面上的拐大弯之后,把以产业报国为己任鲜明的写入公司使命的联想需要为公司注入更强大的创新基因,这或许将成为66岁的柳传志企业家生涯中的最后一个大弯。对于华为和任正非,柳传志在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出由衷的敬意,认为任是爬珠穆朗玛峰北坡的人,而他,步骤正常地按照自己的路线爬了更和缓一些的南坡。对

5、于企业的路线选择,也和企业领导者的价值观有关,柳传志更多的把联想当成命,而任则有一种不成功就跳楼的不要命的决绝。同时,路线选择也和企业所处的行业有关,一个可见的事实是,在通讯行业,不但华为在技术上成功突围,而且有中兴、大唐等一批企业进入了核心技术领域。但在电脑行业,至少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整个行业的主要技术驱动力都掌握在英特尔和微软这两大霸主手里,试图挑战其技术霸权的公司都被碰得头破血流,无一成功,这对于把联想当成命的柳传志来说,为希望渺茫的成功而牺牲并不是最佳选择。对于一个以产业报国为己任的理想主义者来说,等待、蛰伏、蓄势或许比奋力一击需要更大的

6、勇气,心中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和折磨,所谓死国者易,成国者难。更何况在改革开放之初及以后很长的时间里,经营者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不只是经营层面的问题,还包括不规范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以及投资环境和有限的技术环境。第3页在企业发展的某一阶段,更强调市场的作用也可能跟柳传志在中科院时的所见所感有关,柳回忆那时的中科院:我所在的中国科学院是中国科学界的最高学府,我们的工作是什么呢?做计算机。做计算机干什么用呢?以前从警用在中国的原子弹、导弹等方面,后来主要就是为了标志中国的一个水平,说明美国做到什么程度,苏联做到什么程度,中国做到什么程度,但是做完之后没有任何用

7、处,不把它变成产品,进行批量生产销售出去,做好了机器就放在一边,接着再做第二台,技术人员写论文,提职称,然后涨上很少的几块钱。这些也许一般人觉得顺理成章,但是我却觉得很烦恼,觉得这实际上对国家经济发展没有起到什么真正的帮助。从打倒四人帮之后,我连续参加过三台机器的设计,也获得过三次奖,但实际上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帮助。当年走出中科院下海,柳传志就是希望通过办企业,去尝试高科技产业化这件事。在联想历史上爆发的贸工技与技工贸之争中,柳最终确立贸工技的发展路线,除了出于行业特征的考虑,也跟在做公司之前的经历有关。成就伟大公司的理想和不做改革牺牲品

8、的现实考虑之间的矛盾,使得柳传志在联想发展的各个方面都选择了拐大弯。所以谈到联想的生存之道,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