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穿刺的技巧课件

静脉穿刺的技巧课件

ID:19914237

大小:565.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0-07

静脉穿刺的技巧课件_第1页
静脉穿刺的技巧课件_第2页
静脉穿刺的技巧课件_第3页
静脉穿刺的技巧课件_第4页
静脉穿刺的技巧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静脉穿刺的技巧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静脉穿刺的技巧学习目标掌握选择穿刺的血管1掌握进针的角度长度选择2熟悉固定的方法3熟悉拔针的方法4了解护理人员心理素质掌握特殊患者穿刺技巧56血管的选择1、熟悉血管的位置。2、掌握静脉的深浅度。3、穿刺时,根据病人血管的部位、深浅度等具体情况,可嘱病人握拳或半握拳或手平伸等。4、根据使用的药物选择血管。血管的选择☆扎两根止血带法此法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竭及无力握拳患者。对明显水肿及肥胖难以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用两根止血带,上下相距约15cm,捆扎肢体,1min后,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这时该部位看到靛蓝色的静脉,利于穿刺。血

2、管的选择☆易见回血法一次性输液器的应用,存在着头皮针进入血管后,不易回血或回血量较少的缺点,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易见回血的方法,一是调节器高调法,即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二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即调节器在高调的基础上,输液瓶挂于输液架调节旋钮上,成功率均高。血管的选择☆局部血管扩张法(1)外涂血管扩张剂法:对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血管痉挛穿刺困难患者。所用的药物有1%硝酸甘油,阿托品,2%山莨菪碱。(2)热敷法:局部热敷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对指趾静脉穿刺、对小儿腹泻导致循环差,静脉塌陷,难以穿刺的患者,均主张配合热敷法

3、,有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血管的选择☆非握拳穿刺法在行手背静脉穿刺时,主张被穿刺手自然放置,护士用左手将患者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这样可使血管突出于该部位、易于穿刺。另外嘱患者紧握拳,数秒钟再让其半握拳(拳心呈空虚状态),亦可嘱其反复握拳、松拳。采取反复握拳、松拳,能使指间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向心回流,手背静脉充盈明显。☆无痛注射穿刺方法经研究表明近尺侧的静脉穿刺时疼痛最轻,而近桡侧的静脉穿刺时疼痛最明显。减轻进针疼痛的方法还可以利用针尖刃面的锐度,穿刺时斜面略向左,减少针尖对组织的切割和撕拉,以达到减轻疼痛和减少组织损伤的目的。血管的选择☆逆行穿刺对于长期输液、

4、血管条件差、穿刺困难的病人,可充分利用四肢末梢血管,采用手足背静脉逆行穿刺法。采用此法时必须选用手足背血管,而不应选择手指、足趾向上回血的小静脉,因此处无交通支,逆行穿刺将造成血液淤积,使穿刺失败。血管的选择1、一般病人穿刺可选择45°角或接近45°角进针;2、老年浅小静脉穿刺,可选择35°角进针;3、指(趾)背侧静脉穿刺,选择10~15°角进针;4、老年血管壁厚、硬、易滚动患者,选择超过40°角进针;5、小儿头皮静脉、手背及足背浅静脉、指(趾)间静脉,选择10~45°角进针;6、肘静脉、大隐、小隐静脉,选择20~30°角进针。进针角度长度选择◆穿破后的补救方法此法特别

5、适用于婴幼儿、老年人和不易寻找血管的患者。扎穿血管后,针头外撤有回血后,不应停止,还应将针头再前行少许,使针头超过扎穿部位,可避免渗漏,立即指压扎穿部位,同时松开止血带,用1条胶布固定针柄。先以指重压1s左右,然后打开输液调节器,手指轻按以液体能缓慢通过为准,观察1min左右无外渗可停止按压,胶布固定针头,调整滴数。注意:输液针头应留1/4长度的针梗在皮肤外,才能实现穿破血管后加以补救。进针角度长度选择◆不同进针长度对血管壁的损伤   通过临床观察,在同一体同一药物同一部位进行静脉穿刺,针头进入血管短的,对血管的损伤小,血管使用寿命长,病人疼痛反应小,反之则相反。临床

6、上静脉输液穿刺时见回血后,确定针头在血管内,在能达到牢固固定好针头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进入静脉的针头长度。特别是长期输液的危重病、慢性病、肿瘤化疗病人,对延长病人静脉的使用寿命、减轻病人的痛苦、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进针角度长度选择固定方法一般采用一次性静脉输液贴3条固定法。先取一条固定针柄,再取带无菌棉球的一条固定针眼,注意固定时不要用手按压针眼及穿刺血管,否则会引起疼痛。第3条固定输液管,以确保针头不滑脱,减少固定失败而导致的疼痛。同时固定时确保针头不能紧贴血管壁,以免针尖刺激血管壁引起疼痛。“S”型固定,此方法是一种理想的头皮静脉穿刺固定方法。即

7、穿刺见回血后用4条胶布固定。第一条胶布横贴固定针柄部,第二条胶布横过针柄部下方向上交叉后固定,第三条胶布一端横贴无菌小棉球于皮肤针眼处,一端同时横贴头皮针塑料管,将头皮针塑料管固定在针柄左或右侧,第四条胶布一端横贴于第三条胶布重叠固定头皮针塑料管,另一端横贴在头皮针向下弯曲的塑料管与皮肤上,将头皮针塑料管固定成“S”型状。拔针方法拔针时应先将手指腹顺静脉走行平压在覆盖穿刺部位的小敷料上,压迫范围以皮肤和血管壁两个穿刺点为中心,而且要大于两个穿刺点,针尖拔出后立即按压穿刺部位2min~5min,一般不致皮下淤血。在按压穿刺部位的同时拔出针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