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治疗和防护

肺结核治疗和防护

ID:19915261

大小:1.03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0-07

肺结核治疗和防护_第1页
肺结核治疗和防护_第2页
肺结核治疗和防护_第3页
肺结核治疗和防护_第4页
肺结核治疗和防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肺结核治疗和防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肺结核的治疗和防护--老年病科彭佩玲一、定义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常见。排菌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病理特征渗出、干酪样坏死及其他增殖性组织反应,可形成空洞。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二、症状全身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等。若肺部病灶进展播散,常呈不规则高热。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呼吸系统症状1、干咳或带少量粘液痰,继发感染时,痰呈

2、粘液脓性。2、咯血,约1/3患者有不同程度咯血,痰中带血多因炎性病灶的毛细血管扩张所致;中等量以上咯血,则与小血管损伤或来自空洞的血管瘤破裂有关。呼吸系统症状3、发热咯血后常有低热,可能发绀因小支气管内残留血块吸收或阻塞支气管引起的感染;若发热持续不退,则应考虑结核病灶播散。有时硬结钙化的结核病灶可因机械性损伤血管,或合并支气管扩张而咯血。大咯血时可发生失血性休克;偶因血块阻塞大气道引起窒息。此时患者极度烦躁、心情紧张、挣扎坐起、胸闷气促。呼吸系统症状4、发绀慢性重症肺结核时,呼吸功能减退,常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甚至

3、缺氧发绀。此时患者极度烦躁、心情紧张、挣扎坐起、胸闷气促、发绀,应立即进行抢救。5、胸痛病灶炎症累及壁层及胸膜时,相应胸壁有刺痛,一般多不剧烈,随呼吸及咳嗽而加重。三、临床检查是确诊肺结核最特异性的方法,痰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结核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最特异性的方法,痰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是确诊肺结核最特异性的方法,痰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结核菌素(结素)试验结核菌素(简称结素)试验旧结素(oldtuberculin,OT)结素的纯蛋白衍化物(purifiedpro

4、teinderivative,PPD)旧结素(oldtuberculin,OT)是结核菌的代谢产物,由液体培养长出的结核菌提炼而成,主要含有结核蛋白,OT抗原不纯,可能引起非特异性反应。结素的纯蛋白衍化物(purifiedproteinderivative,PPD)由旧结素滤液中提取结核蛋白精制而成,为纯洁素,不产生非特异性反应。国际上常用的PPD——RT23,已取代OT。我国从人型结核菌制成的PPD(PPD-C)及从卡介苗制成BCG-PPD,纯度均较好,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左前臂屈侧作皮内注射,经48~72小时测量皮

5、肤硬结直径,如小于5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提示结核菌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0~19mm为阳性反应,20mm以上或局部出现水泡与坏死者为强阳性反应。结素试验仍是结核病综合诊断中常用手段之一,有助于判断有无结核菌感染。若呈强阳性反应,常表示为活动性结核病。结素试验婴幼儿的诊断价值较成人为大,因年龄越小,自然感染率越低;3岁以下强阳性反应者,应视为有新近感染的活动性结核病,有必要进行治疗。如果2年内结素反应从<10mm增加至10mm以上,并增加6mm以上时,可认为有新感染。结素试验阴性反应除表示没有结核菌感染外

6、,尚应考虑以下情况。结核菌感染后需4~8周才建立充分变态反应,在该变态反应产生之前,结素试验可呈阴性。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药物,或营养不良,麻疹、百日咳等患者,结素反应亦可暂时消失。严重结核病及各种重危患者对结素无反应,或仅出现弱阳性,与人体免疫力及变态反应暂时受抑有关,待病情好转,可转为阳性反应。其他如淋巴细胞免疫系统缺陷(如白血病、淋巴瘤、结节病、艾滋病等)患者或年老体衰者的结素反应亦常为阴性。四、抗结核治疗1、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 活动性病灶处于渗出阶段,或有干酪样坏死,甚至形成空洞,病灶内结核

7、菌以A群菌为主,生长代谢旺盛,抗结核药物常可发挥最大的杀菌或抑菌作用。病灶局部血运丰富、药物浓度亦当,有助于促使炎症成分吸收、空洞缩小或闭合、如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耐药菌减少,效果较单药为佳。用药剂量要适当,药量不足,组织内药物难以达到有效浓度,且细菌易产生继发性耐药。药量过大则易产生不良反应。结核菌生长缓慢,有时仅偶尔繁殖(B、C菌群),因此应使药物在体内长期保持有效浓度。规律地全程用药,不过早停药,是化疗成功的关键。化疗原则2、药物与结核菌 血液中(包括巨噬细胞内)药物浓度在常规剂量下,达到试管内最低抑菌浓度

8、(MIC)的10倍以上时才能起杀菌作用,否则仅有抑菌作用。全杀菌剂:常规用量的异烟肼及利福平在细胞内外均能达到该水平。半杀菌剂:链霉素及吡嗪酰胺亦是杀菌剂,但链霉素在偏碱的环境中才能发挥最大作用,且很少渗入吞噬细胞,对细胞内结核菌无效。吡嗪酰胺虽可渗入吞噬细胞,但仅在偏酸性环境中才有杀菌作用,故两者都只能作为半杀菌剂。抑菌剂:乙胺丁醇、对氨基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