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

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

ID:19918182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7

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_第1页
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_第2页
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_第3页
资源描述:

《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论文:了解上海市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情况及耐药规律。以灭菌棉签拭采鸡肛(泄殖腔)和拭子蘸取新鲜粪便,分别对上海地区3个鸡场进行采样,按照常规法分离培养细菌,应用API20E试纸条进行细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大肠杆菌对13种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对172株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的结果显示,其中耐药率在90%以上的有恩诺沙星(96.5%)、四环素(94.8%)、氨苄西林(94.2%)、庆大霉素(93.6%)、复方新诺明(91.3%);80%以上的有阿米卡星(85.5%)、阿莫西林(82.0%)、氟苯尼考(80.2%);70

2、%以上的磺胺异噁唑(75.0%)、氧氟沙星(73.8%);50%以的有头孢唑啉(52.3%);40%以的有头孢噻呋(41.9%),而对粘杆菌素几乎全部敏感(99.4%)。上述3个鸡场分离的大肠杆菌株耐药性严重,耐药谱复杂,多重耐药性、交叉耐药性严重。论文关键词:鸡,大肠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在畜禽养殖上的应用,无论对治疗和预防动物疫病、促进生长,还是提高畜牧业生产效能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变得越来越严重。动物源性耐药菌株的存在,直接使抗菌药物疗效降低,病程延长,导致患病动物死亡率升高,带来经济损失;也

3、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进入食物链传播给人,造成难以控制的感染,更可能通过动物与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耐药基因的传递而构成潜在危害。同时,耐药性问题的加剧,迫使养殖行业不得不加大抗菌药物使用剂量、频次和范围,不仅造成耐药性的恶性循环,更引入了药物残留的问题。因此,加强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工作,合理用药,及早采取措施干预及控制细菌耐药性扩展是十分有必要的。一般情况下,大肠杆菌作为条件性致病菌和常在菌往往显示出细菌的耐药状况。为此,选择上海地区3个鸡场对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进行了监测。1材料与方法1.1实验细菌菌株与材料质控菌株:大肠杆菌,ATCC2592

4、2,中国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饲养场分离菌株,大肠杆菌172株,由上海市兽药饲料检测所生物测定室2009年分离自上海3个鸡饲养场;营养琼脂、营养肉汤、麦康凯琼脂和Mueller-Hinton肉汤,OXIOD公司;API20E试纸,BIOMERIEUX公司;冻干型肠道菌定量药敏(MIC)检测板,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提供。1.2实验方法1.2.1样本采集以灭菌棉签拭采鸡肛(泄殖腔)和拭子蘸取新鲜粪便,分别对上海地区3个鸡场进行采样,在采样同时,询问饲养场的生产管理情况、疫病发生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治疗用药及抗菌促生长剂)。1.2.2细

5、菌分离与鉴定按常规方法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37℃培养24h,观察菌落生长情况。挑取粉红色、边缘光滑的大肠杆菌可疑菌落,用麦康凯培养基纯化一代后接种鱼营养琼脂平板,37℃培养24h,以API20E鉴定系统进行鉴定。1.2.3药敏试验与结果判定药敏试验采用冻干型肠道菌定量药敏(MIC)检测板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结果判定及质量控制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肠道菌和金葡菌抗菌药敏感试验规程草案和判断标准》和国际公认的《临床和实验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执行。2结果与分析2.1细菌分离情况从3个鸡场中共采集样品180份,分离鉴定得到172株大肠[2]杆

6、菌,分离率为95.6%。三个鸡场所占比率分别为95.0%、95.0%、96.7%。结果见表1。表13个鸡场大肠杆菌分离情况鸡场大肠杆菌鸡场1鸡场2鸡场3采样数606060分离数595859鉴定数575758分离率(%)95.095.096.7这表明了大肠杆菌对其适应性产生速度之快,也提示兽医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并非越新的药物效果越好,而是制定合理、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降低细菌耐药发生率。3.2关于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上述3个鸡场在生产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滥用药物现象,用药过程中的随意性,用药剂量和疗程没有按照兽医的建议或说明书;抗菌药物的选

7、择上没有考虑采取联合用药、交叉用药、轮换用药的方式,均是造成大肠杆菌存在广泛的耐药性的原因之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