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重症中暑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集束化护理在重症中暑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ID:19919455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7

集束化护理在重症中暑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_第1页
集束化护理在重症中暑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_第2页
集束化护理在重症中暑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集束化护理在重症中暑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集束化护理在重症中暑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夏季室外温度高,湿度高,在外活动时往往产热大于散热,极易出现中暑现象,一般的中暑通过基础护理后都可得到痊愈,但出现热衰竭、热痉挛、热射病等重症中暑时,可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危及患者生命,仅采用一般的护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临床的需要。集束化护理是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操作及护理措施,每一项干预措经临床实践证实能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62例患者进行护理,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本院2015年7—9月和2016年7—9月收治的重症中暑患者62例纳入本组研究对象,均符合重症中暑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

2、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1.2方法2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常规护理和必要的心理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1)人员分配: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减少交接班,实行12h上班24h负责制,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根据病情变化常与医生交流,制订合理的护理方案。(2)物理降温:让患者躺在冰毯上,设置冰毯温度为4~10℃,目标降温设为26~37℃,保护耳廓、枕部、肾区;同时温水或酒精擦浴,重点加强浅表大血管的擦浴,边擦浴边按摩,使周围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在头、颈、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干毛巾包裹,避开阴囊、耳廓等容易冻伤部位。(3)药物降温:对于体温持

3、续在38.5℃以上者,在物理降温的同时给予药物降温,如肌肉注射复方氨林巴比妥2mL,吲哚美辛栓5%葡糖糖盐水1000mL,同时用4~10℃葡糖糖盐水1000ml灌肠,补充血容量,纠正体内失水。降低体温,维持中心静脉压在8~12mmHg,尿量不少于0.5mL/(kg/h)。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用2检验计数资料;用(x€眘)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组患者护理干预疗效评价观察组护理干预后体温恢复正常、意識清醒司,国药准字H11021391,规格:100mg/枚)一枚肛塞,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以防出现虚脱。

4、体内降温:快速静脉滴注4~10℃的的患者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组患者干预后GCS评分观察组干预后的GCS评分为13~14分的患者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3~8分的患者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9~12分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3讨论重症中暑患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体温极高,机体处于高温状态时间越长损害越大,所以及时、有效的降温是首要的护理任务。集束化护理可以保证患者入院后经过绿色通道早期联合多种方法进行有效的降温、补充体液、复苏、保护重要脏器等治疗,缩短就诊的时间,赢得抢救时。本研究结果

5、显示,观察组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后24h内体温恢复、意识清醒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APACHEI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早期采用集束化护理,可促进重症中暑患者的恢复,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体温,昏迷患者缩短清醒的时间,减少病死率。观察组护理后GCS评分为13~14分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且评分为3~8分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评分为9~12分的患者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说明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的保护患者脑功能,促进意识恢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