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干部进驻-艾滋村-十月回访

河南干部进驻-艾滋村-十月回访

ID:19920562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7

河南干部进驻-艾滋村-十月回访_第1页
河南干部进驻-艾滋村-十月回访_第2页
河南干部进驻-艾滋村-十月回访_第3页
资源描述:

《河南干部进驻-艾滋村-十月回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南干部进驻"艾滋村"十月回访

2、第1 河南省直机关干部进驻“艾滋村”已有10个月,这段时间,他们都做了什么?在乡村现实和疾病威胁的双重压力下,他们都有怎样的困惑和想法?作为其中的一员,陈瑞军经历了艾滋病人的6次包围,从前5次的惊心动魄、辱骂威胁,到最后一次艾滋病人的恋恋不舍、极力挽留,一位特殊岗位上的官员给一个特殊的群体留下了梦想和努力,也留下了对现实的思考。  进村  在自家院子前的猪圈里,刘文章正使出全身的力气,努力拽住一头猪崽的后腿,要把它从一群因惊吓而四处乱拱的猪群中间拖出来。刘家15岁的小儿子干脆

3、骑在猪崽的背上,拼命地向后扯着猪崽的一对耳朵;刘文章的妻子小心翼翼地举着一个针筒,针筒里是预防猪瘟的注射药水。  刘文章的家在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的最西头。针头扎进猪崽屁股时,尖厉的猪叫还是响彻了冬日寂静的村庄。刘文章和妻子都是艾滋病人,和几十头百把斤重的猪崽“搏斗”了一个下午,两个人本来虚弱的身体非常疲劳了。  “累也没办法,就怕猪瘟!”猪圈里50头猪崽是刘文章全家的中心。这是刘家饲养的第3批猪,“这批猪,是用老陈帮忙申请的贷款买的。”  刘文章所说的老陈,就是河南省卫生厅疾控处调研员陈瑞军。正是在10个月

4、前,农历春节刚过,以河南省省直机关驻艾滋病疫情高发村帮扶干部的身份,陈瑞军和其他75名干部,进驻38个艾滋病疫情高发村。  从进驻到现在,10个月过去了,再过几天,河南省委及省政府有关部门将在12月底之前对38个村近1年的帮扶工作进行验收和考评。在这段时间,他们又做了些什么?在乡村现实和疾病威胁的双重压力下,他们又有怎样的困惑和想法?  立信  刚进文楼村时,陈瑞军就向好奇的村民们说:“从现在起,我就是文楼村的一个村民。”  村民们显然没有听懂——干部他们见得多了,“干部就是干部!”村民们三三两两地散去,带

5、着明显的不信任。  陈瑞军以前从来没有去过文楼村。对于这个因为艾滋病而全国闻名的村子,他不知道,将要面临的是怎样的村庄和村民。  按照河南省帮扶办的统一规划,陈瑞军和驻村工作组在文楼的主要任务是“六个一工程”,即在所驻村修一条柏油路,打一眼深水井,建一所学校,建一所标准化卫生室,建一所孤儿孤老养育院,建一个村民教育活动室。这是每个工作组的“硬指标”。  陈瑞军喜欢四处逛逛,碰到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的村民,便主动打招呼。但村民们大多十分冷漠,少数人有点兴趣,态度也是十分谨慎。村民于文富当时甚至教育起了陈瑞军:干部

6、们说的我们听得多了,主要看你做不做。  他想不到的事还很多。第一个启动的工程是搬迁村卫生所。出于交通便利的考虑,驻村工作组想把卫生所搬到文楼正南面的公路旁边。文楼村由文楼、高庄、韩庄、骆庄、张坡楼等六个自然村组成,卫生所搬到南面公路旁,就意味着脱离了文楼自然村的地界。  消息迅速在村里传播,村民王清路过村头,还没怎么听明白事情的原委,聚集的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嗓子:“都是新来的工作组定的,找他们去!”  20多个文楼的村民涌到了村委会,要求把卫生所建在“文楼的地里”。陈瑞军和同事好不容易才把村民劝回了家。第二天

7、天还没亮,陈瑞军还躺在被窝里,院子里嘈杂的人声就把他吵醒,他下床一开门,门外赫然围着上百文楼人。  原来昨晚散去后,村民们自发的互相串门,又约这天一起到工作组来理论,“离我们这么远,万一发病了,抢救都来不及”。  “他们其实就是本能的害怕,卫生所在家门口,看着放心;搬走了,心里就不踏实。”陈瑞军回忆说。  工作组让步了,卫生所最后还是盖在了文楼,就选址在文楼村口,一个全文楼人出门就能看得见的地方。  如果卫生所搬到南面公路旁,文楼其他5个自然村的病人就医将要方便得多。但陈瑞军选择了向文楼人妥协。“感觉他们对

8、我们干部,还是有些不信任。”陈瑞军希望用这样的行动,向村民传递一个信息,“我们是来帮你们的”。  为了建立文楼人对驻村干部的信任感,陈瑞军还想出了另外一招。  陈瑞军长期在省卫生厅负责爱国卫生工作,曾经在河南农村推广修建沼气池改造厕所。这并不在工作组原先的工作计划内,但陈瑞军把修建沼气池提上了议事日程,他向村民们讲解了沼气池的好处,并宣布,谁愿意出300元钱,工作组就给谁家修一个造价2000元的沼气池,另外工作组再补贴200元,购买蹲便器等用具改造厕所。  大多数文楼人很可能都是第一次听说“沼气”二字,再加

9、上要先出钱,几乎没人对陈瑞军的计划感兴趣。连村支书刘月梅也问陈瑞军,“听你说那沼气池就是把粪窖在一起,那么多粪,该多臭啊!”  陈瑞军反复宣传之下,村民王文明第一个决定试试。交了300元钱后,陈瑞军从驻马店市请来技术员,给王家挖好了沼气池,并信守承诺,由工作组出200元钱,改造了王家的厕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