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创作教学

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创作教学

ID:1994012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14

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创作教学_第1页
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创作教学_第2页
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创作教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创作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创作教学,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作精神和创作能力,由于学生的年龄及知识、技能的基础,决定了他们创作的“成果”可能难以达到成年人或教师心目中“完善”的要求,创作出“好作品”也不是音乐创作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不能以“成果”的优劣和水平的高低作为评价创作学习质量的依据。教师不能以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衡量学生创作的“成果”,也不能用“标准答案”或“统一模式”束缚学生,而应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作品”,体验他们创作的感受。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积极性、创造性的发

2、挥,是评价创作教学是否获得成效的主要依据。在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预设的教学计划同课堂的真实教学过程之间会经常性地出现一些未曾预料的状况,有时甚至出现了某些偏轨,生成了我们必须去面对的很多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总结出两种教学失衡的现象:一是教师过于重视预设而忽视生成,在课堂中完全忠实地实施预设方案,按部就班地完成了预定任务,排斥学生有个性的思考,限制了学生对预设目标的超越,学生的创造智慧泯灭其中。教师的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缺乏,学生的学习缺乏对探求未知的好奇心和刺激,师生的生命活力受到阻碍和压抑,或者面对课堂上纷至

3、沓来的生成却又束手无策,缺少教育机智,以致在丰富的生成变化中迷失了方向而无可奈何地又把学生硬拉回预设。这种教学的特点是千篇一律、程式化,往往教师一张口,学生就知下一步,似乎永远处于重复昨天的故事之中,学生思维没有活跃起来,表现出消极的学习心态。二是有的教师一味追求生成,没有预设而随意设问,“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生成”出许多离题万里、毫无必要的“麻烦”,导致了教学的“停顿”、“尴尬”和失控,最终影响了教学的生成。面对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以理性的建设性的姿态来审视它。教师在新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该

4、走出上述两种误区,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处理好教学关系。生成教学固然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活跃他们的思维,但不能盲目追求生成。对生成有时要作缩小的处理,有必要回头望望我们预设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在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引导下,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生成作必要的点化,才能实现生成与预设的平衡。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备课,即精心进行“预设”,但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而动态生成具有复杂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这就需要以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来指导我们理智的

5、处理预设,教学不应该是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的完全执行过程,而是持续生成教学内容的过程,它应该基于预设,又要突破预设的樊笼,不拘于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既有教师精心的“预设”,又有智慧的“生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