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埋针、埋线

耳穴压豆、埋针、埋线

ID:19941327

大小:5.74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8-10-08

耳穴压豆、埋针、埋线_第1页
耳穴压豆、埋针、埋线_第2页
耳穴压豆、埋针、埋线_第3页
耳穴压豆、埋针、埋线_第4页
耳穴压豆、埋针、埋线_第5页
资源描述:

《耳穴压豆、埋针、埋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耳穴压豆法一、概述耳穴压豆法是耳穴疗法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准确地贴压在耳部穴位上,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经过耳穴压豆从而将产生的生物信息输入体内,通过耳与经络的感传联系,疏通气血,平衡阴阳,使脏腑及人体各部的功能保持相对的协调,提高人体组织相应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之目的。刺激耳穴后产生放射性感应,沿经络线放射,这是贴压耳穴可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机理。二、联系耳与经络的联系:《灵枢》云:耳为宗脉之所聚,手足三阳经都联系耳部,阴经则通过经别合于阳经与

2、耳廓相通,耳部与全身经络的联系是相当密切的。耳廓与脏腑关系十分密切,是机体体表与内脏联系的重要部位。耳廓上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对各种内脏和各种感觉机能的调节起到重要的作用。三、耳廓解剖名称四、耳穴分布规律:倒置胎儿形(头部朝下,臀部朝上)1.与面颊对应的穴位--耳垂2.与上肢对应的穴位--耳舟3.与躯干对应的穴位--对耳轮体部4.与下肢对应的穴位--对耳轮上、下脚5.与腹腔对应的穴位--耳甲艇6.与胸腔对应的穴位--耳甲腔7.与消化道对应的穴位--耳轮脚周围耳穴分布图特殊耳穴神门: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主治失眠,多梦,各种痛症,咳

3、嗽,哮喘,眩晕,高血压,过敏性疾病,戒断综合症。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主治痛症,神经衰弱,高血压病等,主要镇静、止痛、止晕作用。五、适应症1、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各种扭挫伤、头疼、神经性疼痛等,有较好的止痛作用;2、各种炎症性病症,如牙周炎、咽喉炎、胆囊炎、肠炎、面神经炎,有一定的消炎止痛功效。3、功能紊乱性疾病,如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等;具有良性调整作用,促进病症的缓解和痊愈4、过敏及变态反应性病症,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能消炎、脱敏、改善免疫功能。5、内分泌代谢性病症:单纯性肥胖症、绝经期综合征等,有改善症状、减

4、少药量等辅助治疗作用。6.一部分传染病症如对菌痢、疟疾、青年扁平疣等,有恢复和提高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加速疾病的治愈。7.各种慢性病症如腰腿痛、肩周炎、消化不良、肢体麻木等,有改善症状、减轻痛苦的作用。也能用于预防感冒、晕车、晕船,以及预防和处理输血、输液反应。还可用于戒烟、减肥,国外还用于戒毒等。1.辨证选穴:按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辩证选用相关耳穴,如皮肤病,按“肺主皮毛”的理论,选用肺穴;目赤肿痛者,除选用相应的部位外,可按“肝开窍于目”的理论选取肝穴。2.对症选穴:根据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知识,对症选用有关耳穴,如月经不调选内分泌,神经衰弱选皮质下

5、等;也可根据中医理论对症选穴,如耳中穴与隔相应,用于治疗膈肌痉挛,又可凉血清热,用于血液病和皮肤病;胃穴用于消化系统病症,又用于脾胃不和所致失眠。六、选穴原则3.相应部位选穴:根据临床诊断属于某病,选用相应的耳穴,如眼病选眼穴、胃病取胃穴、妇女经带病取内生殖器;4.经验选穴:临床实践发现有些耳穴具有治疗本部位以外疾病的作用,如外生殖器穴可以治疗腰腿痛。选穴要提倡少而精,一般以2~5个穴位为宜,主穴选2~3个,配穴1~2个。七、选穴举例失眠:神门、肾、枕、心(多梦加胃)落枕:颈、神门、外生殖器肩周炎:肩关节、肩、神门、锁骨、肾上腺减肥:内生殖器、肾、大肠

6、、三焦、内分泌、腹、饥点痛经:子宫、内分泌、交感、肾晕车预防:枕、内耳、胃、神门八、操作1、取材生王不留行籽、绿豆、白芥子、磁珠等,其中以王不留行籽最为常见。用胶布制成0.5cm×0.5cm大小方块。亦可用从药店购买的专用于耳穴压豆治疗的耳豆板。2、操作选准穴位处先以75%酒精棉球擦耳廓皮肤,再用干棉球擦净,用镊子夹起中间粘有压物的小方胶布,置于所选之穴区,并将其粘牢压紧。贴压完毕,予以按压,直至耳廓发热、胀痛感。按压时注意将拇、食二指分置耳廓内外侧,挟持压物,先作左右圆形移动,找到敏感点后,即采用一压一放式按压法反复对压,每穴持续半分钟左右。一般每天

7、患者可自行按压数次,3-5天更换一次,复诊时可按病情酌情增减或更换穴位。按压刺激强度以患者情况而定,一般儿童、孕妇、年老体弱、神经衰弱者用轻刺激法,急性疼痛性病证宜用强刺激法。九、注意事项1、在饥饿、吃太饱、酒后、身体虚弱、太累之后、精神极紧张、大出血、不适合贴耳穴;有特定疾病如心脏病、气喘、肝功能异常,注意不可强刺激;妊娠五个月前妇女不宜采用耳穴疗法,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忌用耳穴疗法。2、外耳有炎症或刺激区皮肤有感染、湿疹、溃疡、冻疮、皮损者等,不能采用耳穴疗法。3、用酒精为患者的耳朵进行消毒,从里到外(用酒精消毒时,棉棒不宜太湿润)对普通胶布过敏者

8、改用脱敏胶布。4、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洗澡洗头时保护好耳部,以延长耳穴贴压时间,当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