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总复习提纲

必修一总复习提纲

ID:19944228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必修一总复习提纲_第1页
必修一总复习提纲_第2页
必修一总复习提纲_第3页
资源描述:

《必修一总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必修一总复习提纲运动学三、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四、共点力的平衡力和运动力一、运动的描述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牛顿运动定律运动的描述概念质点:能够视为质点的条件是物体大小、形状在问题中作用的大小参考系:选来作参考假定不动的物体;人为选定的,直接影响描述的结果;会判断某运动所选的参考系、选定参考系后问描述的结果(摩擦力的方向、牛顿第二定律的相对性)位移和路程:矢量和标量;特定情况下大小可以相等、但不能说路程就是位移;用坐标表示位移的方法s=x2-x1时间和时刻:对应t轴上一段长度和一个点,表示一个过程和一个状态;第3s内、3s内、第3s初、第3s末的区别速度:瞬时

2、速度和平均速度都是矢量;它们方向的确定(轨迹的切线、位移的方向);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区别与计算(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注意对应)方法加速度:表示速度改变的快慢a=(vt-v0)/t;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为加速运动,方向相反为减速运动;正负由参考正方向决定,加速度为负值也可能表示加速运动;与v及Δv的区别,a不是表示运动的快慢或速度改变的多少,是快慢;加速度增大也可以是减速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v-t图像为水平直线(纵轴上截距为速度)、s-t图为倾斜直线(纵轴上截距为初位置坐标,向上倾斜表示向正向运动,向下倾斜表示向负方向运动;倾斜程度表示速度

3、的大小);s=vt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包括匀加速、匀减速、先减速后反向加速三种情形;s-t图为曲线,v-t图为倾斜直线(纵轴上截距为初速度;向上倾斜表示加速度为正值,向下倾斜表示加速度为负值,是加速还是减速要看速度是正还是负;倾斜程度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图像法:s-t图像、v-t图像(还可以作a-t图像、F-t图像等);形状、倾斜程度的意义、倾斜方向的意义、正负值的含义、截距的意义。打点计时器:电磁式和电火花式两种;结构、工作原理(电流磁效应和火花放电)、工作条件(交流6v和交流220v)、使用方法(先通电后拖纸带)、求平均速度和瞬

4、时速度的方法、求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的方法。面积法:v-t图线与t轴围成的“面积”代表位移(对图线为曲线也适用),此方法还可迁移应用于别的场合。力及其运算弹力: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对另一接触物体产生的力;产生条件(接触、弹性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是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方向的确定(“垂直”法);假设法判断弹力的有无;用胡克定律求弹簧的弹力、劲度系数与弹簧材料、长短、粗细有关;实验操作与误差分析摩擦力: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假设法;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它相反;静止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静摩擦力;大小的

5、求法(滑动摩擦力用f=µFN求,注意FN不一定等于重力;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去推算);动摩擦因数µ(无单位,由接触面材料、粗糙程度决定);最大静摩擦力(不同于实际的静摩擦力、它比滑动摩擦力略大);动与静的判断(比较F与fm的大小);静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很多;平行四边形法则:邻边表示分力、所夹对角线表示它们的合力;它是等效与替代的反映;求合力或分力的方法:作图法(只用刻度尺和量角器)和计算法(解三角形);三角形法则;实验原理(定分力、定合力、作平行四边形画出对角线、比较验证;需要记下结点的位置和各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合成:两已知大小方向的力的合力是唯

6、一确定的;两大小已知的力F1、F2的合力∣F1-F2∣≤F合≤F1+F2;三个力的合力范围(最大值为三力之和;求出任意两力之合力范围,看第三个力是否在范围内,若在则三力合力最小值为零;不在当中则最小值等于最大值或最小值与第三个力的差);三角函数运算(边、角互求)、解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同一直线上的力求合力(大小相加、相减);大小相等、夹角120°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与分力相等力的分解:实际问题中要根据力的实际效果分解;重力在不同的问题中的分解方法各不一样;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定义式及其变式要熟练掌握、几种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要记住);已知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7、及一个分力F1的方向,求另一个分力F2的最小值(F2⊥F1时最小);已知合力F的方向及一个分力F1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F2的最小值(F2⊥F时最小);正交分解法(坐标轴的选择方法、方程的列式)一般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t=v0+ats=v0t+at2vt2-v02=2ass=(v0+vt)t;主要推论:Δs=at2、Sm-Sn=(m-n)at2(会用逐差法由纸带求加速度);v=(v0+vt)=(可用于求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单一过程必须知道v0、vt、s、t、a中的三个才能求解(注意隐含条件)多过程问题要列方程组求解(注意过程间的联系);先画运动草图在

8、列关系式。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运动规律:v1∶v2∶v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