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参量下转换制备单光子源及其测量与应用研究

自发参量下转换制备单光子源及其测量与应用研究

ID:19962486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自发参量下转换制备单光子源及其测量与应用研究_第1页
自发参量下转换制备单光子源及其测量与应用研究_第2页
自发参量下转换制备单光子源及其测量与应用研究_第3页
自发参量下转换制备单光子源及其测量与应用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自发参量下转换制备单光子源及其测量与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自发参量下转换制备单光子源及其测量与应用研究自发参量下转换制备单光子源及其测量与应用研究【摘要】:单光子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经典光场,它在量子光学基础研究、量子保密通讯和量子计算等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见的制备单光子态的方法主要有量子点、色心、衰减脉冲和自发参量下转换。与其他方法相比,自发参量下转换有着独特的优势。该过程利用二阶非线性相互作用,将泵浦光子转换成一对高度关联的光子对,只要测到其中之一,就可以确认其孪生光子的存在。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不破坏单光子的前提下确认单光子的存在,从而弥补了原子相干介质

2、和衰减脉冲等方法的不足。此外,由于参量下转换过程产生的光子对在多个维度上都具备纠缠特性,可以用来制备各种纠缠光源以满足不同的应用。因此,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及其制备的条件单光子源无论在理论还是实验上都得到了广泛且深入的发展。单光子源的制备、传输与测量以及对单光子的量子操控是量子信息科学领域中的一个前沿课题,它不仅能够丰富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加深对量子物理基本原理的理解,还同时为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过程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物理基础。有关单光子量子效应的研究对促进量子网络的发展尤为重要,已经渗透到了从光源产生到量子信息

3、的调制与解调,再到信息分发及频率转换等量子网络的各个环节,并且还将在其他量子领域逐渐发挥其潜在的巨大作用。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围绕单光子源的制备、传输和测量展开的,其核心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总结了实验上产生单光子态的各种物理模型,对每种方法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产生单光子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在此基础上,实验研究了利用脉冲光学谐振腔增强了单光子产生率,得到了一个更加明亮的单光子源。2.设计并研究了可以用来测量弱脉冲信号的平衡零拍探测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并且对弱相干光脉冲进行了时域

4、内正交分量信息的测量。3.阐述了有关单光子的各种量子干涉效应,用经典物理工具描述了单光子与多光子干涉的物理原理,给出了一个普适的解并具体分析了在单光子态平衡零拍测量过程中的应用。4.基丁HOM干涉原理,利用时间反演的HOM过程实验上实现了一个确定性量子分束器,用一个普通的分束器将完全简并的光子对以较高的概率进行空间上的分离;被分束脉冲的时间精度从皮秒量级提高到了飞秒量级。5.提出了谐振腔内的量子态频率转换方案,通过引入保真度、信号传输系数和能量转换效率的概念定义了频率转换效率并找到了量子态的完全频率转换条件,同

5、时分析了信号光振幅、泵浦参量以及内腔损耗等因素对频率转换效率的影响。在这些研究工作中,属于创新性的工作有以下几点:1.利用超短脉冲光学谐振腔,在不改变脉冲超快重复率和频率梳结构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了二阶非线性过程的参量增益,获得了一个明亮的单光子源。2.根据时间反演的HOM干涉原理,完成了确定性量子分束系统的设计与测量,可以将飞秒脉宽量级的、完全简并的双光子从空间上彻底分离。3.提出了基于谐振腔的量子态频率上、下转换模型。与单次穿过方案中的频率转换模型相比,该方案更容易提高量子态频率转换效率,对具体的实验具有一

6、定的指导意义。该模型适合于弱光场尤其是单光子态的频率转换。【关键词】:单光子脉冲光学谐振腔时域平衡零拍探测确定性分束器频率转换【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O431.2【目录】:摘要12-14ABSTRACT14-17第一章绪论17-401.1单光子源的产生17-211.1.1量子点17-181.1.2色心18-191.1.3原子相干介质191.1.4衰减脉冲光19-201.1.5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20-211.2单光子态的测量21-281.2.1密度矩阵21

7、-221.2.2Wigner函数22-251.2.3逆Randon变换25-271.2.4单光子源的量子描述27-281.3单光子的干涉28-311.3.1相干态30-311.3.2热光场311.4弱光场的频率变换31-351.4.1电磁诱导透明321.4.2四波混频32-331.4.3频率转换产生关联光子对33-351.5本文的主要工作35-36参考文献36-40第二章共振增强的参量下转换过程40-542.1引言40-412.2基本原理41-422.3实验过程42-472.3.1腔的设计42-432.3.2实

8、验装置43-442.3.3腔的锁定44-472.4实验结果47-502.4.1放大率47-482.4.2参量增益48-502.5小结50-51参考文献51-54第三章脉冲时域平衡零拍测量的实验研究54-693.1引言54-553.2基本原理55-573.3实验装置57-643.3.1光路部分57-593.3.2电路部分59-613.3.3测量方法613.3.4实验结果61-643.4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