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

浅析中国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

ID:19963736

大小:1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浅析中国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_第1页
浅析中国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_第2页
浅析中国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_第3页
浅析中国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国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中国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以当下综艺节目为例随着中国电视产业飞速发展,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在不同的节目类型都有所体现,尤其是当下的综艺节目。所谓电视文化的同质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范围的电视节目出现的某种程度的“互文本”现象。形象地说,就是所谓“克隆”;通俗地说,就是“抄袭”。从表面上看,电视文化的同质化是十分迅速的,甚至像瘟疫般流行。从去年湖南卫视投资热播的《爸爸去哪儿》,随后便有了浙江卫视的《爸爸回来了》;以及《runningman》在韩国热播之后,浙江卫视“炮制”出《奔跑吧,兄

2、弟》······节目之间邯郸学步、千篇一律的现象成为许多策划人、制作人无法摆脱的泥潭。这种连绵不断的节目“克隆”风说明了电视节目同质化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如今,细究这种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受众以及收视率与收益  近年来,我国传媒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大,电视台逐步走向商业化、市场化。收视率和广告收入是决定电视节目生死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导致电视节目同质化的根本原因。受众是传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媒体必须满足受众的需求,才能得到发展。各电视台也都加大了对娱乐节目的投入

3、,“山寨”现象频频出现,电视节目的同质化趋势变得越来越严重。为了实现自身的生存发展,很多电视媒体也只好复制别人的节目。其实,同质化只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产物。有了收视率,就有了广告投资;有了广告投资,最终才有经济收益。如近来热播的《爸爸去哪儿》栏目,其第三季广告收入超过15亿元。如此丰厚的收入也让各地方电视纷纷效仿。由此看来,收视率与广告收入是产生电视节目出现同质化的根本原因。第二,机制不健全,创新性不足节目的同质化是因为各媒体之间的相互模仿造成的。如今,我国电视台都在模仿国外的“成熟模式”。模仿的节目成功率

4、比较高,不需要在研发上做大量投入。相比于研发的创新风险,模仿的风险更小。因此这是一种操作性非常强的发展捷径。打开电视我们不难发现,眼下韩国最具热度的真人秀品牌节目已被国内电视台“一网打尽”。眼下,湖北卫视携手韩国CJE&M团队强力打造国内首档大型明星恋爱真人秀节目《如果爱》;浙江卫视和韩国SBS联合制作大型户外真人竞技节目《奔跑吧,兄弟》……“韩式真人秀”来势汹汹,掀起“全民综艺”模仿狂潮。但是模仿也是一把“双刃剑”。模仿导致的节目同质化带来了很多弊端。首先,电视节目同质化使节目内容趋于单一层次,十分容易造成

5、某类信息传播过量,形成低效重复。我国电视事业发展中的大量重复建设、重复制作、重复播出、重复覆盖,导致了重复投入,增大了支出成本,造成了很大的社会浪费。其次,电视节目的同质化也令观众产生视觉疲劳。目前的许多电视娱乐节目正在走这条令观众作呕的东施道路,电视台为了满足广大受众的收视需求而盲目模仿别人的节目,甚至照搬,虽然在短时间内会吸引一些观众的视线,取得短暂的收视率提高。但这样在节目的策划制作和节目风格上只会永远跟在别人的身后,对先行节目而言,只是一种处于竞争地位的补充,这样只能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并不具备明

6、显的优势去吸引更多的观众。但是,尽管批评家们忧心忡忡,电视依旧热潮滚滚,一浪波及一浪,人们对电视节目的收看热情有增无减。因此,电视节目同质化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首先,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看,熟悉的电视节目类型可以在观看前制造出某种期待,观看中引导受众理解电视节目,观看后则方便人际间的传播,使之顺畅地进入到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去。其次,“模仿”、“克隆”是创新的基础,在我国电视节目制作并不完全成熟的条件下,电视节目的创作者怀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态,参照同行的做法,必然呈现一个摸索、模仿的阶段。再次,从制作者的角度来看,

7、电视是一种为消费者提供意义和快乐的文化产品,是否畅销以充分理解为前提。因此,为确保收视率与经济效益,电视制作机构当然更倾向于保守疗法——生产与过去的成功之作相似的产品,这样就绝不会在迎合观众喜好方面出现差错。同质化现象近来作为一种流行的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一方面带给观众更多娱乐的同时,也使得电视节目越加趋向单调化,反而从另一方面减少了观众的娱乐范围。在它带来的利与弊中,需要政府和电视制作部门共同努力,才能使其在今后向合理的方向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