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大众传媒研究概略

西方大众传媒研究概略

ID:19966335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西方大众传媒研究概略_第1页
西方大众传媒研究概略_第2页
西方大众传媒研究概略_第3页
西方大众传媒研究概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西方大众传媒研究概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方大众传媒研究概略西方大众传媒研究概略--------------------------------------------------------------------------------时间:2004-11-140:05:54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作者:孔明安阅读6903次所谓的“大众传媒”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地位的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大众媒介载体。一般来说,国内学者对西方大众媒体研究的介绍,比较熟悉的主要是20世纪上半叶形成的法兰克福学派。其实,由于电子媒介的发展,对国外大众传媒的研究广度和深度都已大大拓展,且较为系统。综合起来,西方大众

2、传媒研究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流派或三种研究模式。一是在上世纪30年代兴起的法兰克福批判理论,它的历史最为悠久,一直延续发展到当今的思想理论大师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二是发端于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它由伯明翰的格拉斯哥大学媒介组组成;三是上世纪60年代,由加拿大著名传媒学者麦克卢汉所引发的对技术媒介本身的研究,包括麦克卢汉和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鲍德里亚,以及美国的后现代哲学家詹姆逊等。最后,传媒理论的研究还涉及到德国的H·恩芩斯伯格等人的马克思主义媒体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有关媒体理论的主要思想基本上都是建立在20世纪中叶之后西方电视批评的基础之上。法兰克福学派最大的理论贡献

3、就是使人们看到了在表面看似中立的技术媒体,其实具有某种意识形态的功能,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技术媒体所包含的意识形态功能,即大众传媒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对普通大众的“奴化”或“教化”的意识形态功能,被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解构得一目了然,其中,尤以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对技术的批判最为突出。英国伯明翰学派在其麾下聚集了一批研究大众媒体的学者,他们的研究范围很广,但主要关注的是对大众媒体接受者的研究,包括威廉斯、格拉斯哥大学媒介组,霍尔、莫利的有关编码解码理论,以及约翰·费斯克的研究观点。英国伯明翰学派对大众媒体采取的也是批判态度,但与法兰克福的社会批判理论不同,伯明翰学派并不完全局限于对技术

4、媒体的意识形态的批判分析,而是另辟蹊径,对大众媒体的受众,主要是对电视接受者进行跟踪研究,进而发展了媒体的大众接受理论。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宏观思辨理论相反,伯明翰学派主要是对分布于社会各层次的观众、读者和听众的微观世界进行研究,并把大众媒体的符号分析的重心放在符号意义的编码和解码上。显然,这一微观分析,有可能导致其在大众媒体的宏观分析方面的不足。当然,这并不说明伯明翰学派不重视大众媒体的社会批判,英国著名学者费斯克在其《理解大众文化》中,对电视文化工业的两种经济分析非常有深度。他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电视媒体所附带的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所具有的不同价值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指出,前者注重的是电

5、视的交换价值(经金钱),后者注重的则是电视的使用价值(意义和快感等)。当然,即使如此,费斯克的分析还是要归结到媒体的受众上来,即大众媒体的微观分析。然而,无论如何,这两个学派的分析都还是集中在大众媒体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与第三个流派,即由麦克卢汉和鲍德里亚为代表的着重于探求技术媒体本身属性的理路不同。与电脑和网络联系最为密切的第三种媒体理论的主要代表是麦克卢汉和鲍德里亚。由于20世纪60年代电视机在西方社会的普及,并深入到普通的大众家庭,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敏锐地意识到电视这一新的传播方式可能会在未来引起新的传播方式的革命。在对电视的社会影响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麦克卢汉在其成名作《理解

6、媒介》一书中,对当今流行的数字化生存、信息高速公路、网络世界和虚拟世界做出了某种程度的准确预言。他最著名的观点就是,“媒体即信息”。他基于电视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在未来全球将变成一个“地球村”的预言,这一预言已被当今的媒介和网络发展所证实。概括起来,麦克卢汉关于媒介信息的思想大致有如下几点:(1)“地球村”概念。今天这一概念已被广为接受,广播、电视、电话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地球村的设想真正成为了现实。(2)媒介即信息。它强调的是,媒介最重要的方面不是植根于与文化内容有关的各种问题,而在于传播的技术媒介,即文化载体本身。因此,文化的信息和内容受制于其技术载体,即媒介,这是麦克卢汉的

7、技术决定论的典型表现。对麦克卢汉这一命题的最好的阐释莫过于媒介技术的发展历史。比如,从原始社会的口传文化到古代社会文字的发明;近代社会从印刷文字到电子传媒,特别是因特网的出现。每一次媒介技术的突破本身,就意味着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的巨大提高和飞跃。(3)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这一看法其实是“技术是人的肢体延伸”的技术哲学思想的现代翻版。鲍德里亚对大众媒体的分析虽然吸取了麦克卢汉的观点,但他已不局限于对电视的分析,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