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鸭的技巧和方法

稻田养鸭的技巧和方法

ID:19980384

大小:1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稻田养鸭的技巧和方法_第1页
稻田养鸭的技巧和方法_第2页
稻田养鸭的技巧和方法_第3页
稻田养鸭的技巧和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稻田养鸭的技巧和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稻田养鸭技术利用水稻田中的水和鸭子嬉水及食杂草的特性,把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在一起,构建成一个水稻——鸭子互利互补的生长环境,有利于生产出味好、食用安全稻米。稻田养鸭技术是生产无公害水稻的一种有效途径。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韩国等国家就已经广泛应用稻田养鸭技术来生产有机水稻。尤其是在韩国还出现了稻田养鸭一品村。我市稻田养鸭技术是从2003年由海林市从韩国引进,历经了三年的试验示范过程,到目前已从原来的10余亩发展到500余亩,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具有推广价值.  1.稻田养鸭技术有利于生产无公害水稻  1.1消除除草剂对水稻的

2、污染  鸭子食草性较杂,能吃掉稻田中很多的杂草;同时在稻丛间不断踩踏,起到中耕除草的作用,因此,稻田里放养鸭子,一般不施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利用鸭子的食草特性,既可起到稻田化学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又不必担心除草剂对水稻的污染,省工、省成本。  1.2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稻田养鸭,鸭子在水田中活动,可以活水,有利于提高水温和地温,同时又可以起到松土、透气的效应,给水稻根部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育,根系发达,植株生长健壮,不易被病虫侵害,鸭子在稻丛间不断觅食过程中,能吃掉多种水稻害虫,像负泥虫、潜叶蝇可直接被鸭子吃掉,减少农药用量

3、,减少对水稻生育的危害,利于生产无公害水稻。  1.3减少无机化肥的对稻田环境和水稻的污染  鸭子的粪便勤,数量多,1只鸭子在稻田中排泄粪便约10kg(鸭粪养分丰富,10kg鸭粪相当于N49g、P2O572g、K2O32g),能够有效地培肥土壤。鸭粪直接排放到田里,经发酵后及时反补给水稻利用,为水稻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稻田中放养鸭子,头两年可适当少施无机化肥,3-5年以后开始可以完全不施无机化肥,可减少化肥对人体的危害,尤其是氮肥对人体的危害。 2.稻田养鸭技术经济效益高  稻田养鸭形成了一个水稻——鸭子,种养结合,互利互补的生态

4、环境,实现了水稻、鸭子双丰收,由单一收入变为双项收入,综合效益高。在鸭子活动频繁的稻田环境中生长的水稻较普通栽培的水稻单产高,一般每亩可增产稻谷50-100公斤,而且稻米品质优良、口味佳,生产的大米为无公害大米,经济效益高,每公斤稻鸭米至少卖出6.00元以上比普通栽培每亩可净增收1000.00元以上。再加上养鸭的收入,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稻田养鸭技术效益分析表项目栽培方式 面积(亩)亩成本(元/亩)产量kg/亩 总产出元/亩经济效益元/亩效益增加 元/亩育苗农药肥料机耕费及其它养鸭成本总成本稻田养鸭53

5、063.037.00126.60224.1450.10498.72094.51644.441052.49普通53063.091.25126.600.0280.85436.4872.8591.95 注:(海林市农技推广站提供)稻田养鸭生产出的有机米每公斤按6.00元(稻谷每公斤4.20元)计算,普通米每公斤按2.80元(稻谷2.00元)计算。  3.稻田养鸭生产技术要点  3.1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稻田养鸭技术操作方法比较简单、易学,它并不改变原有的水稻栽培体系。  3.1.1品种选择  选用分蘖力强,抗性强,品质优,适合本地栽培的水稻

6、品种,如沙沙泥、上育397等。同时要比普通栽培早育苗一周,尽量培育大、壮苗。  3.1.2培育适龄壮秧  提倡采用大中棚钵体旱育苗技术,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6℃时,进行播种,每平方米播种量控制在250—300克左右。注意苗期温湿度管理,早通风,勤炼苗。  3.1.3本田整地与施肥  秋翻地,耕深15—18cm,采用耕翻、旋耕、深松相结合的方法,旱整地与水整地相结合,做到池内高低不过寸,肥水不溢出,秋施充分腐熟有机肥,每亩800公斤左右,最好秸秆还田。  少施化肥,尿素用量减少一半左右,二铵每亩减少3—5斤。水耙地前,每亩施入尿素6

7、—8斤,二铵10—13.3斤做底肥。以后逐年减少,3-5年以后基本达到不施化肥。  3.1.4适时早插,稀植人工摆栽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13℃时,约5月15日左右开始插秧,不插6月秧。移栽方法采用人工摆插,插秧深度为2cm左右,插秧深度不宜过深,也不宜过浅,过深影响分蘖,过浅易产生漂或倒、倾苗。插秧规格9寸×6寸,每穴插3—4棵基本苗,插秧做到行直、穴匀、棵准,不漂苗。插秧规格不宜密植,否则影响鸭子在水田中活动。  3.1.5科学灌溉  水层管理应满足“壮根、增温、通气、节水”等促进生育的要求。插秧后返青前灌苗高2/3的水,

8、扶苗护苗。有效分蘖期灌3cm浅稳水,增温促蘖。有效分蘖中期3—5天排水晒田、晒5—7天,晒后恢复正常水层。孕穗至抽穗前,灌4—6cm活水。水稻减数分裂期是水稻一生中对低温最敏感的时期,为防御低温冷害,如遇低于17℃以下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