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卢洵 智能电网中的分布式发电技术综述

广东 卢洵 智能电网中的分布式发电技术综述

ID:19995154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广东 卢洵 智能电网中的分布式发电技术综述_第1页
广东 卢洵 智能电网中的分布式发电技术综述_第2页
广东 卢洵 智能电网中的分布式发电技术综述_第3页
广东 卢洵 智能电网中的分布式发电技术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广东 卢洵 智能电网中的分布式发电技术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本文来自中国月期刊网(http://www.yueqikan.com),请到月期刊网进行查询。智能电网中的分布式发电技术综述卢洵史正军摘要:各种分布式电源灵活、友好的接入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智能电网概念的兴起,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简要介绍了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产生的影响,并着重讨论分析了分布式发电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发展方向。关键词:分布式发电;智能电网;微网;虚拟发电厂引言:在世界绿色产业革命的大环境下,人类面临化石能源资源短缺、地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峻问题,智能电网所提出的“安全、经济、高效、清洁、低碳”的变革理

2、念标志着世界电力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Generation,DG)作为高效、清洁、灵活的发电技术,成为智能电网中关键技术领域之一。文章对分布式电源并网对系统的影响进行归纳分析,并对分布式电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1分布式电源接入对智能配电系统的影响1.1对系统规划的影响分布式电源并入电网,将对传统的配网规划带来较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1]。分布式电源增大了区域内负荷增长及分布的预测难度,同时其安装位置的不确定性及固有的间歇性、随机性加剧了配电规划工作的难度;智能配电网规划中,主要需给出分布式电源的最优接

3、入位置及容量,解决可再生能源的友好接入问题,降低配网规划的复杂性,保证配网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1.2对电网运行的影响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系统供需平衡被打乱,系统频率将发生变化;分布式电源的启动和停运将造成配电网明显的电压闪变;分布式电源的电压调节及控制将产生开关器件频率附近的谐波分量,造成谐波污染;可见分布式电源并网将对系统电压、电能质量、网络损耗等诸多方面产生负面影响[1]。1.3对系统保护的影响目前,我国中低压配网大都是单侧电源、辐射型10kV(35kV)网络,馈线保护装设在变电站内馈线断路器处,采用保护和测控一体化装置,一般配置传统的三段式电流保

4、护,即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采用时间配合的方式实现全线路的保护。本文来自中国月期刊网(http://www.yueqikan.com),请到月期刊网进行查询。上述馈线保护方式只适用于单侧电源供电的辐射状馈线网络。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系统后,使配电系统变成多源网络,网络中的潮流分布及故障时短路电流的大小、流向和分布均会发生变化,传统配电网中保护之间的配合关系被打破,保护的动作行为和性能都会受到影响,甚至无法起到保护作用。对基于重合器、分断器的馈线自动化装置可能导致重合器误动、相邻线路的瞬时速断保护误动、分断器计数不正确等[2-5]。对

5、于这些问题,国内外已经有了广泛的探讨,提出了各种解决办法。一类是改进型的方法,利用现有的保护装置根据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进行分区域设计;另一类是网络式保护,依靠通信网络解决传统保护装置的不足。2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发展方向2.1储能技术储能系统由两部分组成:由储能元件(部件)组成的储能装置;由电力电子器件组成的能量转换系统(PowerConversionSystem,简称PCS)。储能装置主要实现能量的储存、释放或快速功率交换[14],能量转换系统通过电力电子设备实现充放电控制、交直流电转换、功率调节控制及运行参数检测监控等。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应用

6、于分布式电源中的储能装置主要为:1)蓄电池储能[6]:蓄电池储能可与超级电容器联合使用。但其存在投资高、寿命短、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目前已有各项新型蓄电池的相继研发成功。2)超导储能[6]:超导储能装置将能量存储在由电流超导线圈的直流电流产生的磁场中。其主要受到运行环境的影响,即使是高温超导体也需要运行在液氮的温度下,这是目前利用超导储能的瓶颈。3)超级电容储能[6]:超级电容器容量可达几百至上千法拉。与传统电容器相比,它具有容量大、能量搞、工作温度范围宽和使用寿命极长的特点;与蓄电池相比,它功率较高,且对环境无污染。因此,超级电容器是一种高效、实用、环保的

7、能量存储装置。4)飞轮储能[6]:飞轮储能是一种新型的机械储能方式,它将能量以动能的形式存储在高速旋转的飞轮中。它拥有储能密度高、无过充放电问题、充电时间短、对温度和环境不敏感等优点,运用于分布式发电技术中拥有较大的优势和竞争力。智能电网中,储能技术需要解决分布式发电与储能装置容量配置问题、电力电子装置接口的拓扑结构、控制及保护技术、智能充放电控制及储能装置维护等方面的问题。2.2微网协调控制技术本文来自中国月期刊网(http://www.yueqikan.com),请到月期刊网进行查询。微网技术将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电力电子设备及终端用户有效整合,形成电

8、力系统中的一个可控单元,可以灵活地并网和独立运行,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