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工作手册精华版精华版

野外工作手册精华版精华版

ID:1999951

大小:477.00 KB

页数:61页

时间:2017-11-14

野外工作手册精华版精华版_第1页
野外工作手册精华版精华版_第2页
野外工作手册精华版精华版_第3页
野外工作手册精华版精华版_第4页
野外工作手册精华版精华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野外工作手册精华版精华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野外工作手册2第一章沉积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一、沉积岩分类及结构构造(一)沉积岩分类沉积岩野外分类主要是根据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成因等进行划分的,详细划分见表1。表1沉积岩基本类型的划分火山-沉积碎屑岩陆源沉积岩内源沉积岩沉积-火山碎屑岩火山-沉积碎屑岩陆源碎屑岩泥质岩蒸发岩非蒸发岩可燃有机岩见GB/T17412.1粗碎屑岩中碎屑岩细碎屑岩泥岩(粘土岩)页岩(粘土页岩)石灰岩白云岩硅质岩煤(见GB6750)注:石灰岩和白云岩有多种成因,可包括蒸发岩和非蒸发岩二种类型(二)常用术语1.陆源碎屑2.内(源)碎屑:盆地内弱固结的沉积物经水流剥蚀作用形成的破碎物质。3.粒屑:

2、盆地内由化学、生物化学、生物作用及流水作用形成的粒状集合体,在盆地内就地沉积或经短距离搬运再沉积的内碎屑、生物屑、鲕粒、团粒、团块等的总称。4.圆度:碎屑颗粒的棱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可分为四级。棱角状:颗粒具尖锐的棱角。次棱角状:棱角有磨蚀但仍然清楚可见。次圆状:棱角有显著的磨损,但原始轮廓还清楚可见。圆状:棱角全被磨损消失,棱线的外突呈弧形,原始轮廓均已消失。5.杂基:碎屑岩中与砂、砾一起机械沉积下来的起填隙作用的粒径小于0.03mm的物质,包括细粉砂和泥质。6.胶结物:起胶结作用的化学沉淀物。7.泥晶:内源沉积岩中与粒屑同时沉积的充填于粒屑之间的化学、生物化学或

3、机械作用形成的晶粒粒径小于0.03mm的物质。8.亮晶:成岩期充填于内源沉积岩原始孔隙中的干净明亮的化学沉淀物。9.正砾岩:主要由陆源砾石组成的杂基含量小于15×10-2正常沉积岩。10.副砾岩:砾石含量<50×10-2(常为5×10-2~30×10-2)而杂基含量大于15×10-2的砾质砂岩或砾质泥岩,一般具特殊成因意义。野外多以泥、砂、砾的相对含量进行命名。11.粒度:即碎屑颗粒或晶体颗粒大小,也称粒级,各种沉积岩的粒级划分见表2、表3。12.颜色:指野外新鲜露头岩石的颜色。当岩石风化强烈时,要注意风化色或半风化色。表2碎屑粒级划分自然粒级标准mmφ值粒级标准陆

4、源碎屑名称内源碎屑名称≥128≤-7粗碎屑(砾)巨砾砾屑巨砾屑<128~32>-7~-5粗砾粗砾屑<32~8>-5~-3中砾中砾屑<8~2>-3~-1细砾细砾屑<2~0.5>-1~1中碎屑(砂)粗砂砂屑粗砂屑<0.5~0.25>1~2中粒砂中砂屑<0.25~0.06>2~4细砂细砂屑<0.06~0.004>4~8细碎屑粉砂粉屑粉屑<0.004>8泥泥屑表3非蒸发岩矿物晶粒级划分≥2巨晶<0.06~0.03粉晶<2~0.5粗晶<0.03~0.04微晶<0.5~0.06中晶<0.004泥晶<0.25~0.06细晶(三)沉积构造1.单层厚度微层状<3cm薄层状3~10cm

5、中层状10~50cm厚层状50~100cm巨厚层状100~200cm块状>200cm2.层理构造(1)块状层理:物质成分和颗粒大小在层内分布均一。(2)韵律层理:不同物质成分、粒级、颜色等成韵律产出。(3)粒序层理:自下而上颗粒大小由粗变细时称正粒序层理,反之,由细变粗时,称逆粒序层理。(4)水平层理:岩石中不同组份或颜色呈水平状产出,细层面与上下层面平行者为水平层理。主要产在泥岩、粉砂岩和泥晶灰岩中。(5)平行层理:砂岩中细层与层面平行。(6)交错层理:细层与层面斜交,细分为板状斜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和楔形层理。(7)波状层理:细层面呈波状起伏。(8)沙纹层理:波长

6、10~30cm,波高0.6~3cm的小型交错层理。(9)羽状交错层理:邻层系内细层倾向相反的交错层理。(10)透镜状层理(泥岩中的砂质透镜体)、脉状层理(砂岩中的泥质透镜体或条带状)。(11)丘状交错层理:层系界线呈缓波状、层系上部被侵蚀、细层底界近平行而在中部呈发散~收敛状、细层倾角小而变化大的层理。按层系厚度可以把层理分为:<3cm小型3~10cm中型>10cm大型3.层面构造(1)波痕:对称或不对称(2)剥离线理:长条状颗粒的定向排列等4.底面构造(1)侵蚀模:槽模(2)刻蚀模:沟模、刷模等(3)充填构造(冲蚀模)5.同生变形构造(1)重荷模构造(2)包卷构造

7、(3)滑塌构造(4)其它:如泻水沟、泥火山、沙火山、水成岩脉等6.暴露成因构造:干裂、雨痕、账篷构造7.化学成因构造:结核、叠锥8.生物成因构造(遗迹化石):钻孔、爬痕9.复合成因构造:孔洞充填构造、示底构造等二、沉积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一)陆源碎屑岩1.陆源碎屑岩分类:碎屑岩包括四种基本组成部分,即碎屑颗粒、杂基、胶结物和孔隙,碎屑颗粒的大小(粒级)和成分决定了岩石的基本特征,为碎屑岩分类的主要依据。为了表明碎屑大小与水动力条件之间的关系,常采用自然粒级划分标准(表4)。根据碎屑粒级不同,可以把碎屑岩分为砾岩及角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质岩四大类。表4ф值粒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