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gct备考经验谈

过来人gct备考经验谈

ID:20002624

大小:21.0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过来人gct备考经验谈_第1页
过来人gct备考经验谈_第2页
过来人gct备考经验谈_第3页
过来人gct备考经验谈_第4页
资源描述:

《过来人gct备考经验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过来人GCT备考经验谈:工作学习生活三不误2012-08-06  12:08:44  www.gct-online.com 在线咨询 2011年,我顺利考上了项目管理工程硕士专业,回头看一下自己整个学习过程,不禁感慨万千。至于备考我不想说太多,我本来是要上清华大学或者中科院这样的名校,但是,由于复习过程中有些自大,觉得毕业只有四年的时间,来应对GCT考试不成什么问题的。通过简单的两个月的复习,上了考场才明白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很多题看着都简单也能做出来,但最后就是没有时间应对,交卷的时候,逻辑部分还没有答完。结果可想而知,我的总分

2、虽然不低,但是,逻辑只有不到20分,幸运的是,自己调剂到了另一所院校,虽然比不上清华、中科院,但是,对于这样的机会,我也是万分珍惜!我是做工程是出身,不善言表,在这里就是想通过GCT考试网向广大的学子们介绍一下GCT考试中的关键之处。第一学习方向“了解自己的长项,才能选准人生的职业方向;练好自己的长项,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有时失败并非是你没有努力,而是选错了方向。GCT考生的学习方向关乎今后的职业发展,我们读在职研究生的目的就是给自己一个更好的发展。所以,无论今后学习电子方面,还是材料方面,抑或其他种种,选择的根据是今后发展的

3、方向。正确选择了方向,犹如航线行驶中找准导航灯塔,职业发展的航船才能顺利扬帆起航。第二备考我在这方面,不成功,因此,我给大家的只有教训。考生要牢记不能轻视GCT考试,因为GCT考试和以往遇到的考试不同,很注重能力,所以,建议广大考生早点复习,摸清考试的路数。切忌盲目自大,忽视了备考复习。第三工作和生活这一点看似与考试不相关,其实不然。我们都是已经在上班的人,更多的人已经成家生子,那么要是处理不好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复习的效率就会降低,最终影响成绩。这里,我建议大家要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营造好的学习氛围不一定非要到教室、自习

4、室才可以,在家里也一样。如果是在家复习,要提前与家人沟通,家人要做好支持和监督的工作。工作上,安排好时间,即不能因为学习耽误了工作,也不能因为无休止的工作影响了学习,毕竟我们学习的结果还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就要提高工作中的效率,暂时屏弃一些生活中的嗜好,把精力尽量多的用在这几个月的备考复习中。第四做题这是备考中的一个内容,为什么我想单独拿出来提醒一下大家呢,因为,GCT考试的特点是题量大、时间短,我们要保证一定的答题速度。这就要求广大考生平时要大量地做题,总结答题经验从而提高答题速度。期间,

5、可以选择大量的模拟试题和以往GCT考试的真题来进行训练。另外,也可以参考GCT考试网提供的备考资料,那里有详细的科目分类练习,比较权威。第五休息GCT考试虽然不难,但对于参加工作多年的人来说,也是需要花些时间和精力来应对的。同时在职考生还要面临着忙工作顾家庭,所以大部分人会觉得比较累。这时要适时的进行调节如:给自己定下了学习任务,当完成的比较好的时候,不妨给自己放个小假轻松一下。看场电影、户外郊游等都是很好的调节方式。GCT备考过程中,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最后预祝各位同僚能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GCT考试292分过来人经验分享:

6、扬长避短、有备而战2011年GCT全国联考,我得了292分,其中:语言表达能力79分;数学63分;逻辑69分;英语水平81分。成绩略高于我的预期我感到十分欣慰。因为就在8月下旬的第一次模拟测试中,我仅仅考了196分。之所以在短短两个月内有了跨越和质的提升,要得益于我扬长避短,及时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和复习方法。自8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后,深刻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所在——知识面的积累不充分,思想状态急需调整。此前,我主要忙于工作事务和家庭琐事,日程安排中把GCT考试推得很远很远,偶尔意识中掠过一阵焦灼,很快就阿Q似地自我安慰:不着急,不

7、着急,不至于多难吧,并且自认为底子比较好,应该问题不大,第一次模拟训练给了我当头一棒。整个模拟过程我都没有把握好时间节奏,先是犹疑不定很多选项似是而非,再后就是时间不够,完全慌了场。——196分远远达不到我对自己的预期要求!沉重的打击让我惊醒!就像有人指给我,让我看清——联考已经敲门了,而我个人的敲门砖和硬件在哪?以前的知识积累?以前的自信满满?这些仅仅是自以为是的沾沾自喜,远远抵不上全国多少万莘莘学子的拼搏和汗水。经过冷静深入的分析,我找出了症结所在:一是荒于学习,疏于练习。任何一门课程我都没有系统地复习完,买的辅导教程和习题

8、也没有系统地练习,心里没谱,一片“似曾相识”的摸样;二是时间安排不合理,没能扬长避短;三是对考试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总认为自己差不多,可以放一放,松口气、偷点懒;四是学习结构安排不科学。特别是最后一门英语本是我的强项,但是我按考卷顺序答题,在弱项数学上耗时不少成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