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人教九上13

《智取生辰纲》人教九上13

ID:20006286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智取生辰纲》人教九上13_第1页
《智取生辰纲》人教九上13_第2页
《智取生辰纲》人教九上13_第3页
《智取生辰纲》人教九上13_第4页
《智取生辰纲》人教九上13_第5页
资源描述:

《《智取生辰纲》人教九上1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智取生辰纲》人教九上13《智取生辰纲》人教九上13“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苍南钱库镇一中王田先  一、教学设想  这个单元节选自古代白话小说,节选的片段既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又是长篇小说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智取生辰纲”这个片段有故事的发展高潮,同时也是英雄起义的前奏。这类文章的特点决定了我们教学时不能与全局割裂开来,如教《香菱学诗》,只有从《红楼梦》有关章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悲剧气韵,才能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所以,我们必须在小说广阔的时空背景下解读片段,这样才算真正读懂名著,也只有这样,才

2、能通过对片段的指导引领学生进入名著大门,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这就是“大处着眼”。  “大处着眼”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为了让学生看清人物活动的大背景,就要联系与选文相关的章节;为了透彻理解小说的特质,还要联系与选文写法相似的章节。  2.为了加深对小说某方面的印象,也可以联系相关的其它小说(或资料)去印证或求反片段。  3.要在掌握课文的基础上向前延伸,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探讨几个跟小说全局有关的问题。  4.在教学时善于从整部名著中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  5.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在线索

3、、情节、构思上的精到之处。  6.以今日的眼光(或学生个性化的剖析)去解读小说,从中获得人生启迪。  “大处着眼”,有时免不了会脱离文本,泛泛空谈。这时,从“小处着手”就十分有必要了。  1.小说篇幅较长,所以在教学时切入角度要小,反映的主题要大,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小处入手。  2.教学时要从片段中的只言片语中窥斑见豹,有时,一个标题,一个标点,一声叹息,一个语气都可以作导入的角度,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3.从细微之处,特别要从细节描写这个角度引导学生领略名著的风采、神韵、写

4、法及主题,这也是小处入手。  细节是小说中细小的环节。它是“智取生辰纲”中的“椰瓢”;它是范进的“‘噫!好了!我中了!’”;它是香菱学诗时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一个动作。总之,它是小说情节发展中闪光的一点,是人物性格塑造中有力的一环。假如情节是一棵树,细节就是这棵树上的细枝和绿叶;假如小说是一个生命,细节则是这个生命中灵动的眼睛、鼻子和眉毛。  我们知道,在学生平时的写作中,细节描写最欠缺,而假大空则大横其道,所以在此类小说教学时一定要抓住文中细节丰富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品味经典小说的经典语言入手去窥视经

5、典小说的妙处。  怎样欣赏细节描写的妙处?  欣赏细节描写所揭示的人物性格,所表现的人物命运和境遇。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处处可见令人叫绝的细节描写,它们对于刻画人物起到传神的作用。服丧中的范进在燕窝碗中拣一个大虾元子送进嘴里,活画出范进的虚伪;临终的严监生伸出两个指头不肯瞑目,刻画了一个千古让人笑话的吝啬鬼形象;胡屠户在女婿范进中举前后的一系列细节表现,又画出了一个势利小人的嘴脸。  欣赏细节描写对主题的深化。作家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是不加考虑地随便写上去的,而是有他深刻的用意,或表现性格,或表

6、达感情,最后归结到深化主题。你看,《范进中举》中胡屠户打的一巴掌,这分明是作者给科举制度的一巴掌。  欣赏细节描写在小说布局结构上的前后照应的作用。有些细节描写,在小说中不仅描画性格,深化主题,也可以穿针引线,使结构紧凑,前后照应。  欣赏细节描写,还要以自己的独特的体验感受细节的真伪。《智取生辰纲》中吴用一伙的表演在烦躁的杨志看来简直是天衣无缝,在聪明的读者看来呢?  有时“大处着眼”要和“小处着手”比翼双飞。  分析情节是“大处着眼”,领会细节是“小处着手”,有时两者要巧妙结合,水乳相融。  

7、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任务,有时为了透视人物形象,从分析写法(大处)和品味语言(小处)结合,共同指向人物性格。  二、单元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悉一定数量的古代口语语汇;善于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领会课文细节描写的妙处;芥子中发现须弥,细微处见极致;养成用历史眼光观察小说中人物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方法去解读小说;善用点评法去表达独到的见解;要学会用质疑的批判的创造的眼光去审视人物解读情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

8、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三、单元说明  《智取生辰纲》节自《水浒》,记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故事情节围绕着“智取”二字逐步展开,悬念一个接着一个,明写护送队头领杨志警惕性之高,暗写晁盖等人用计之妙,读来引人入胜。教学时宜以一个“智”为突破口展开教学。  《杨修之死》节自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历史小说取材于史实而又容许虚构,不受史实限制。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领略艺术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从中得到人生启迪和感悟。  《范进中举》节自《儒林外史》,这是一幅绝妙的讽刺画。主人公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