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维度-主体-机制和路径研究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维度-主体-机制和路径研究

ID:20015294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9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维度-主体-机制和路径研究 _第1页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维度-主体-机制和路径研究 _第2页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维度-主体-机制和路径研究 _第3页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维度-主体-机制和路径研究 _第4页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维度-主体-机制和路径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维度-主体-机制和路径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维度:主体机制和路径研究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根本问题,而“为什么人”、“为人的什么”和“怎样为人”三个问题则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始终的密切相关的三个环节。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如何掌握高校青年群体,高校青年群体又如何认识、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武装自己的过程。探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机制和路径问题,对于切实有效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维度——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维度,解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众”是谁

2、的问题,就是回答了“为什么人”的问题。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众是青年学生,青年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实践和施动主体,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者、继承者,也是贯彻者、践行者,更是传播者和推动者,体现了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  改革开放已过30年,作为高校中不同层次的青年主体也呈现出相应的变迁特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低潮和当代西方思潮的冲击,使相当一部分青年人模糊甚至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和不良现象以及独生子女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导致青年人价值观扭曲、缺乏社会责任感;大学校园教育制度和模式的弊端、思

3、想教育方式的陈旧和形式主义,也使得青年在追求自我实现的道路上隐患重重。日益激烈的大学竞争、日益残酷的就业压力、日益冲突的人际关系、日益泛滥的自我中心主义等等现实,为高校带来日益严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和挑战。  针对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特点,我们的培育重点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首先,客观定位评价标准。要看到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评价青年,辩证地认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其次,针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高度的政治觉恬并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侧重于积极倡导和践行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具体实际的社会主义

4、核心价值体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保证社会主义信仰的主旋律。再次,针对价值取向倾向利益化、道德失范及约束力下降,高校应注重加强荣辱教育,积极引导和树立正确和积极的价值观,抵制社会腐朽思想并能倡导和实践正确的荣辱观。复次,针对X络等媒体负面影响较大问题,高校应合理建构校园及周边X络环境,倡导积极的X络观。最后,针对生活目标和理想模糊化,高校应采取多渠道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热情,加快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自觉提高道德修养的学习氛围,帮助树立明确的积极向上的个人理想。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维度——实现取向与诉求的统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维度

5、,解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取向、宗旨及保障大众化实效的问题,就是回答了“为人的什么”的问题。当前,建立健全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维护机制要紧密围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取向和理念,逐步构建起“四个子系统”,具体而言:  建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管理机制。加强和创新青年引导和管理系统,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青年活力,最大限度引导青年向主流价值信仰靠近的原则,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具体可行的办法是实行校院二级管理机制。由校、院分工负责、分层管理、分类培养。培养对象的选拔坚持扩大基础、逐级推荐、分层实施的原则。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课程体系、评价考核等机制。从整体上提高青年管理

6、机制的科学化制定,完善党委领导、学校机关部门负责,教师协同,大学生参与的青年引导和管理格局。  建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激励机制。首先,要实行制度激励。将大学生骨干的考核激励纳入到学校的综合素质测评和评优表彰活动中。在推优入党、奖助学金评定、推荐就业等方面,给予优秀大学生骨干更多的政策倾斜。其次,要推行积极举荐体制。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建立重点培养对象信息库,切实加强跟踪培养,为他们的成才发展提供切实帮助。  建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协调机制。应当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团委牵头负责、党政齐抓共管”的协调体制。具体可建立起由校党委主抓学生工

7、作的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校党委学工部、党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根本问题,而“为什么人”、“为人的什么”和“怎样为人”三个问题则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始终的密切相关的三个环节。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如何掌握高校青年群体,高校青年群体又如何认识、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武装自己的过程。探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机制和路径问题,对于切实有效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维度——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维度,解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