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结正向压降与温度关系的研究和应用

pn结正向压降与温度关系的研究和应用

ID:20018772

大小:6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pn结正向压降与温度关系的研究和应用_第1页
pn结正向压降与温度关系的研究和应用_第2页
pn结正向压降与温度关系的研究和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pn结正向压降与温度关系的研究和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PN结正向压降与温度关系的研究和应用一、实验简介:众所周知,常用于温度的传感器有热电偶,测度电阻器和热敏电阻,红外测温仪等。其中,PN结温度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线性好,响应快易于集成化等,其他传感器无法比拟的优点,工作温度范围一般在-50℃~150℃灵敏度可达100MV/℃。而本实验PN结只有2.2MV/℃左右。二、实验目的:1.了解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基本关系式。2在恒流条件下,测绘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曲线并由此确定其灵敏度和被测PN结材料的禁带宽度。3.学习用PN结测温度的方法。三、实验原理:人们将高价元素(例如:P)掺杂到硅材料中,由于磷元素多电子,使材料主要以电子导电

2、称P型半导体,将三价的硼元素掺杂到硅材料中使材料中出现大量空穴称N型半导体材料。将P型材料同N型材料粘合在一起由于电子和空穴的扩散复合形成PN结。PN结正向压降作为电流和温度函数的表达式:其中:Vg(0)――绝对零度时PN结材料的导带底和价带顶的电势差。q――电子的电荷。K――玻尔兹曼常数。T――绝对温度。If――PN结中正向电流。――常数。VF中非线性项较小,(低温下)可忽略工其影响,而认为在恒流供电条件下PN结的VF对T的依赖关系取决线性项,即正向压降几乎随温度升高而线性下降,这就是PN结测温依据。四、实验装置:实验系统由样品架和测试仪两部分组成。五、实验方法和内容:1.实验系统检

3、查与连接。A、取下样品室的筒套,查待测PN结管和测温元件应分别放在铜座的左右两侧圆孔内,其管脚不与容器接触,然后拧紧筒套。B、控温电流开关应放在“关”的位置,此时加热指示灯不亮,接上加热电源线和信号传输线。1.VF(TR)的测量和调零开启测试仪电源预热数分钟后,将“测量选择”拔到IF由“IF调节”使IF=50微安。将“测量选择”拔到VF记下VF值,再将“测量选择”拔置△V由“△V调零”使△V=02.测定△V-T曲线:开启加热电源,按△V每改变10毫伏读取一组△V,T。这样可以减小误差。3.求被测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的灵敏度Smv/℃(作出△V-T曲线,其斜率就是S4.估算被测

4、PN结材料硅的禁带宽度ES(0)=QVg(0)电子伏⊿T=-273.2K结果与ES=1.21电子伏作比较,求误差。5.数据记录:实验起始温度TS=℃工作电流IF=∪A起始温度为TS时的正向压降VF=MV控温电流A⊿V=VF(T)-VF(TR)mvT℃T=273.2+TK-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二、注意事项与预习:A:注意事项:1.控温电流不应开始放的过大,应慢慢的加大电流,且不应将电流值加过0.5A。2.“IF调节”与“⊿V调零”确定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要再次调节。B:预习思考题:1.PN结正向压降与温度的关系?2.测量时IF=?

5、⊿V=?3.测量时记录的温度为K氏温度还是摄氏温度?4.实验加温时应注意些什么?三、实验报告的要求:1.实验题目2.实验仪器1.实验原理2.实验装置图与原理分析3.实验方法与内容4.实验的数据分析(作图、求灵敏度、禁带宽度)二、附:98021200实验数据分析TS=31.9℃IF=50微安VF=606MV控温电流A⊿V=VF(T)-VF(TR)mvT℃T=273.2+TK0.1-1035.83090.1-2040.3313.50.2-3044.1317.30.2-4048.7321.90.2-5053.3326.50.2-6057.9331.10.2-7062.6335.80.2-80

6、67.1340.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