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方法练习

描写方法练习

ID:20020948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描写方法练习_第1页
描写方法练习_第2页
描写方法练习_第3页
描写方法练习_第4页
资源描述:

《描写方法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问题: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5全国卷雨后池上  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参考答案、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

2、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4、阅读下列唐诗,回答下列问题:4分陇西行 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裘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三、四句采用了怎样的写法,使全诗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无定河边骨”是现实,是实写;“春闺梦里人”是梦境,是虚写。将士早已是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在梦中盼归,她对家庭悲剧不但全然不知,而且还

3、怀有美好希望,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产生了震撼人心悲剧的力量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4分)[越调] 平湖乐 王恽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①。入手②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④,问何日是归年。[注]①练:白色的丝绢。②入手:到手。③春风面:指女子姣美的面容。④吾土:故乡。简要赏析这首元曲主要的艺术手法。参考答案:前五句写水乡美,后三句抒思乡苦,乐景衬哀情,艺术感染力强。 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7安徽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

4、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7、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2006年天津卷略变)凉州词(其一)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本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

5、扬的衬托对比。这首诗将“边城暮雨”的远景与“雁飞低”的近景、“雁飞”的高与动和“芦苇”的低与静、“雁飞低”的抑与“芦笋生”的扬形成了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8、阅读下列两首诗,回答问题:4分夜雪 张实居斗室香添小篆烟,一灯静坐似枯禅.忽惊夜半寒侵骨,流水无声山皓然.                     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两首诗写雪时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手法,试简析之。参考答案:两首诗写雪时都重点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张诗的后两句分别从人的感觉、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雪。白诗四句分别从人的感觉、视觉和

6、听觉的角度写雪(4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