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纤维瘤的ct及mr诊断

弹力纤维瘤的ct及mr诊断

ID:20023012

大小:8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弹力纤维瘤的ct及mr诊断_第1页
弹力纤维瘤的ct及mr诊断_第2页
弹力纤维瘤的ct及mr诊断_第3页
弹力纤维瘤的ct及mr诊断_第4页
资源描述:

《弹力纤维瘤的ct及mr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弹力纤维瘤的CT及MR诊断新疆吐兽番地IX中心医院摘要:目的:探究强力纤维瘤的CT及磁共振(MR)诊断影像学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15例弹力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木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知情同意下均对其实施CT及MR诊断检查,并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对。结果:经临床病理学诊断证实,15例弹力纤维瘤患者共20个病灶,均位于背部肩胛下角区肌肉深面,其中13个病灶累及双侧、5个病灶位于右侧、2个病灶位于左侧。CT与MR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和8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及MR表现均为肌肉样密度(信号)软组织肿块、

2、脂肪样密度(信号)灶,增强扫描后均未见强化迹象。结论:CT及MR诊断强力纤维瘤均具有较好效果,联合应用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加确切的诊断资料。关键词:强力纤维瘤;磁共振;病理学诊断;肩胛下角区;软组织强力纤维瘤是目前临床较为罕见的发生于背部肩胛下角区深层的良性纤维瘤组织,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痛感,所以经常被忽视[1]。目前关于强力纤维瘤的临床病理学诊断资料较为丰富,而相关影像学资料则比较匮乏,对临床治疗及研究工作造成一定阻碍。为此,木次研究针对强力纤维瘤的CT及MR诊断展开深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某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15例弹力纤维瘤

3、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35岁〜65岁,平局年龄(48.5±2.5)岁。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或局部肿胀、背部酸沉麻木、轻微钝痛。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病理学诊断确诊为弹力纤维瘤者;②无其他重大传染性疾病者;③临床依从性好者。1.2方法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知情同意下均对其实施CT及MR诊断检查,并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对。1.2.1CT及MR诊断检查本次研宄中CT及MR诊断设备分别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GELightSpeedVCT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仪和GESIGNAHDel.5TMR诊断仪。所奋入选病例均进行背部CT平扫,扫描范围涵盖整个肺部器官。之后

4、对其实施增强扫描,于患者肘部静脉血管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氟醇(250mgl/ml),总量为120ml、流速控制在3.2ml/s。增强扫描共进行两侧,分别与注射后60s以及120s实施诊断扫描。具体扫描参数为管电压llOkv、管电流220mA、层厚以及层间距均为2.0mm。CT诊断结束后实施MR诊断,扫描范围由胸廓上UI位置直至与肋弓部位持平。之后行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成像,详细扫描参数如下:轴位Tl:TR500.00、TE8.50;T2:TR2850.00、TE85.25;轴位STIR:TR4850.00、TE70.00;冠状位T1:TR650.00、TE8.90;冠状位STI

5、R:TR4650.00、TE72.85。1.2.2病理学诊断检查临床诊断工作完成后对患者实施肿瘤切除术治疗并将取出的良性肿瘤制作成标本,采用石蜡包埋,5μm层厚切片,实施HE染色后采用光镜观察切片并总结诊断结果。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病理学诊断检查结果经临床病理学诊断证实,15例弹力纤维瘤患者共20个病灶,均位于背部肩胛下角区肌肉深面,其中13个病灶累及双侧、5个病灶位于右侧、2个病灶位于左侧。2.2CT及MR诊断效果比对情况CT与

6、MR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和8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表1CT及MR诊断效果比对情况[n(%)]图1同一患者CT及MR影像学资料图1中la为CT平扫影像学资料,患者弹力纤维瘤内可见半圆形软组织肿块且密度分布不均,呈肌肉密实度。图lb〜d为MR诊断影像学资料,序列依次为MR轴位Tl、T2以及STIR。由资料可知,其弹力纤维瘤呈梭形肿块影,并II内部夹杂条纹状信号,增强扫描未见肿块强化迹象。3讨论弹力纤维瘤尽管在2002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软组织肿瘤分会定义为良性纤维细胞/肌成纤维肿瘤,但是目前医学界关于弹力纤维瘤是真性肿瘤还是反应性纤维组织增生病病变

7、尚未形成一致性意见[2]。大多数学者认为弹力纤维瘤主要是由于患者身体内部潜藏的暗性损伤或机械摩擦所致。由于该病症缺乏典型临床特征,并II通常不会伴冇痛感,少数患者可能会发生局部肿胀、背部酸沉麻木、轻微钝痛等表现,但却容易与一般腰痛症状所混淆,误诊、漏诊几率较高。临床病理学检查是目前公认的诊断“金标准”,能够准确判断患者肿瘤类型、病变组织形态等信总,但是,该诊断需要实施手术进行辅助诊断检查,往往会对患者身体机能造成一定损伤,因而不具有广泛推广使用价值。随着CT及MR诊断设备的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