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的药用价值

牡丹的药用价值

ID:20023165

大小:2.18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8-10-09

牡丹的药用价值_第1页
牡丹的药用价值_第2页
牡丹的药用价值_第3页
牡丹的药用价值_第4页
牡丹的药用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牡丹的药用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牡丹的药用价值主要内容牡丹简介药用价值资源分布前景展望4123一、牡丹简介原产地: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形态: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根系肉质强大,少分枝和须根。著名产地: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四川彭州。价值:观赏价值,药用价值牡丹简介分类分枝单枝型稠枝型株型直立型、疏散型、开张型、矮生型、独干型花朵形态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半球型、皇冠型、绣球型叶大形圆叶型、大形长叶形、小形圆叶形、小形长叶形、中形叶型牡丹简介根据根的形态分类根深(80厘米以上),但根条稀疏,没有明显的主根,根光滑、皮白,根上极少分生小根,根产量高,质量好。如“凤丹

2、”、“赵粉”等。这类牡丹多为药用兼观赏两用品种。根条稀密适中,无明显主根,生有多数粗细匀称、根皮光滑的“面条根”,平均入土深度在70~80厘米,如“种生黑”、“姚黄”等,既可观赏,又可药用。此类根条粗细长短不一,分生侧根较多,交叉生长,俗称“鸡爪根”,多数入土较浅,斜坡角度大。如“青山贯雪”、“白玉”、“黄花葵”等品种,此类牡丹产丹皮质量、产量低于直根型,不适于药用栽培。直根型中间型坡根型1药用历史4鉴别方法3功能主治2理化性质丹皮二、药用价值药用价值每年秋季或次年初春,选择栽培4~5年的牡丹采挖,洗净泥土,刮取根皮,晒干入药。刮去外皮的为刮丹皮,又称粉

3、丹皮;不刮皮的为原丹皮,又称连丹皮。以条粗长、皮厚、粉性足、香气浓、结晶状物质多者为佳。药用价值牡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载:“牡丹生巴郡山谷及汉中。”《本草经集注》云:“今东间亦有色赤者为好。”《新修本草》载:“生汉中。剑南所出者,苗似羊桃,夏生白花,秋实圆绿,冬实赤色,凌冬不调,根似芍药,肉白皮丹。”《本草图经》载:“今丹、延、青、越、滁、和州山中皆有之。花有黄紫红白数色。此当是山牡丹,其茎梗枯燥,黑白色。二月于梗上生苗叶,三月开花,其花叶与人家所种者相似,但花止五六叶耳。五月结子黑色,如鸡头子大。根黄白色,可五七寸长,如笔管大

4、……近世人多贵重,圃人欲其花之诡异,皆秋冬移接,培以壤土,至春盛开,其状百变。”《本草纲目》载:“牡丹以色丹者为上,虽结子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丹。唐人谓之木芍药,以其花似芍药,而宿干似木也。”1、药用历史药用价值形态: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5-20cm,直径0.5--1.2cm,厚0.1--0.4cm外表面:原丹皮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刮丹皮粉红色或淡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系针、、柱状牡丹酚结晶),俗称“亮银星”质地: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粉

5、红色,粉性,纹理不明显气味:气芬芳,味微苦而涩,有麻舌感2、理化性质——物理性质药用价值(1)酚及酚苷类酚及酚苷类是牡丹皮中含最较高的一类化合物,主要是以丹皮酚为母核所衍生的一系列苷类化合物。从牡丹皮中分离到的酚及酚苷类化合物主要有:丹皮酚、丹皮酚苷、丹皮酚新苷、牡丹苷等。2、理化性质——化学成分药用价值(2)单萜及其苷类单萜及其苷类化合物也是牡丹皮中的一类主要化合物,目前已分离到近20个该类化合物,它们分别是:芍药苷元、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氧化芍药苷、没食子酰氧化芍药苷、没食子酰羟基芍药苷。该类化合物主要是芍药苷元及其类似物与葡萄糖缩合而成的单萜

6、苷类。理化性质——化学成分药用价值(3)三萜、甾醇及其苷类牡丹皮中所含的三萜、甾醇类成分目前报道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mudanpinoicacidA、白桦脂酸、白桦脂醇、齐墩果酸和3β,23·dihydroxy-30-norolean-12,20(29)-dien-28-oicacid、β-谷甾醇、胡萝卜苷等。理化性质——化学成分药用价值(4)黄酮类成分从牡丹皮中还分离到了槲皮素、山萘酚等黄酮类成分。(5)其他据报道,牡丹皮中含有6-羟基香豆素、没食子酸、鞣质、苯对羟基苯甲酸、反式咖啡酸硬脂酸酯及腺苷以及丰富的矿质元素,如钙、铁、锌、锰、铜、钾、磷等。此

7、外,赵帜平等从丹皮中分离出丹皮多糖,并筛选出了降血糖的有效成分PSM2b。理化性质——化学成分药用价值牡丹皮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为芍药苷、牡丹酚和多糖。近年来,对牡丹皮的药理作用研究多集中于对丹皮多糖、牡丹酚的研究。理化性质——化学成分药用价值《本草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后人乃专以黄蘖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补,人亦罕悟,宜分别之。”现代研究,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类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作用。3

8、、功能主治药用价值(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体外试验表明,牡丹皮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