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器械、敷料消毒制度

口腔器械、敷料消毒制度

ID:20037608

大小:3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9

口腔器械、敷料消毒制度_第1页
口腔器械、敷料消毒制度_第2页
口腔器械、敷料消毒制度_第3页
口腔器械、敷料消毒制度_第4页
口腔器械、敷料消毒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腔器械、敷料消毒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口腔科器械、敷料消毒与灭菌制度一、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敷料,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二、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敷料,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三、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敷料,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四、采用快速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器械,可不封袋包装,裸露灭菌后存放于无菌容器中备用;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不得超

2、过4小时。 五、牙科手机和耐湿热、需要灭菌的口腔诊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或者采用环氧乙烷、等离子体等其他灭菌方法进行灭菌。六、对不耐湿热、能够充分暴露在消毒液中的器械可以选用化学方法进行浸泡消毒或者灭菌。在器械使用前,应当用无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的消毒制度一、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的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二、诊室地面、物表、无影灯拉手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三、诊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四、牙科手机首选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或者采用环氧乙烷、等离子体等其他灭菌方法进行灭菌。五、诊

3、疗区域内应当保证环境整洁,每日定时通风或者空气净化,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原则一、应当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护目镜。二、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三、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付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四、每次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减少回吸污染;有条件可配备管腔防回吸装置或使用防回吸牙科手机。五、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消毒工作程序一、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应当及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其方式应

4、当采用手工刷洗或者使用机械清洗设备进行清洗。二、有条件的应当使用加酶洗液清洗,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对结构复杂、缝隙多的器械,应当采用超声清洗。三、清洗后的器械应当擦干或者采用机械设备烘干。四、口腔诊疗器械清洗后应当对口腔器械进行维护和保养,对牙科手机和特殊的口腔器械注入适量专用润滑剂,并检查器械的使用性能。      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一、在设备灭菌操作程序、灭菌物品包装形式和灭菌物品重量发生改变时,应当进行灭菌效果确认性生物监测。二、灭菌设备常规使用条件下,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生物监测。三、采用包装方式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环氧乙烷灭菌的,应当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

5、生物监测;采用裸露方式进行压力蒸汽灭菌的,应当对每次灭菌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按要求定期进行生物学监测。四、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应当定期进行浓度和微生物污染监测。 浓度监测:对于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当每日监测浓度,对较稳定的消毒剂如2%戊二醛应当每周监测浓度。微生物污染监测:使用中的消毒剂每季度监测一次,使用中的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口腔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的消毒制度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二、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三、进入口腔内的模型等物品一人一套一用一消毒。四、取用无菌物品严格按无菌操作原则。

6、五、口腔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应按照污染、清洁、无菌物品分开存放。口腔科消毒管理责任制一、每月护士长对灭菌设备进行一次生物监测。二、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原则》。三、消毒室统一由护士管理。四、各类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护士应当及时清洗、消毒,一次性器械、敷料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流程和要求进行分类收集、处理。五、医师进行口腔诊疗时严格按《口腔诊疗操作原则》进行操作。六、口腔诊疗区域内环境清洁由护工每日打扫,打扫要在诊疗前三十分钟前完成,并通风保证环境空气净化。消毒及个人防护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制度一.培训目标 提高科室医务人员对消毒及个人防护等方面知识的

7、重要性和急迫性的认识,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医务人员能及时、迅速采取治疗和防护措施。二.培训内容按照不同的培训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消毒及个人防护培训1.全科医务人员学习消毒管理制度知识。2.全科医务人员学习个人防护知识。3.进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紧急处理培训,掌握消毒及个人防护的方法和程序以及紧急处理措施。三.培训方式按照统一培训、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全科医务人员授课培训、自我学习等方式。一.培训考核对参加培训的情况进行登记考核,考核成绩纳入当年继续教育学分和在职在岗培训管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