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也有春天

信息技术教育也有春天

ID:20042871

大小:4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9

信息技术教育也有春天_第1页
信息技术教育也有春天_第2页
信息技术教育也有春天_第3页
信息技术教育也有春天_第4页
信息技术教育也有春天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教育也有春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教育也有春天——信息技术教育呼唤教育智慧曾经有个关于中美教育的笑话:无论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多么扎实,美国孩子的数理化有多么差劲,但将来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国的孩子都得为美国孩子打工!这个笑话听后让人心寒。然而我们看看现状:Microsoft公司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独霸家用操作系统的大半壁江山,Google利用搜索引擎成为互联网巨鳄,Facebook将社交网络经营的风生水起,Apple公司更是成为全球IT产业的风向标。盖茨、乔布斯们带领着一批又一批美国的IT企业在创造新的传奇。而我们国内呢,百度、腾讯、阿里巴巴,

2、这些信息产业所谓的大腕却一直将美企山寨到底!搜索、社交、微博……新技术、新创意对我们来说从来就是舶来品,摒弃体制保护的因素,不知道能有几家具备竞争力。中美IT产业差异的根本即是中美教育差异。在古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哲学家、教育家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现在,在我们国家的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标准,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沦落到教材知识,这说明什么?我们热衷引入各种理论、模式的时候,我们忽略了教师的自身的体验、实践、反思、感悟而形成的教育智慧。因此,肩负着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未来的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呼唤教育智慧已是刻不容缓,

3、信息技术教育呼唤智慧型教师也是迫在眉睫。一、比较和自省——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江苏省现在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是2011年的新版,比较这个新版和2007年的版本,除了封面和寥寥几处内容的差异之外,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方式及课程建设方式等方面上几乎是如出一辙。这一方面说明了教材秉承2001年新课改理念的大方向;但也在某种层面上说明了教材不能紧跟时代,创新性的缺失。只有延续性,缺乏创新的教材阻碍、延缓了信息技术教师的再创造。当前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师提问多,学生问题少

4、;教师解答多,学生回答少。表现在:1、教师设疑而不是学生质疑。问题本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问题的提出者自然应该是学生自己,但目前教师会根据教学参考书,根据自己的理解判定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师惯于自己提问,设置各种任务,按部就班驱动学生完成,始终将学生置于被问的位置,导致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受到阻碍。试问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怎么会思考,产生质疑?我认为造成目前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现在的教师在求学过程中经历的是传统教育,而传统教育对教师的影响是比较深入的。我们的教师作为成人,往往怀疑学生的质疑能力。其二

5、,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质疑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不易操作或掌控,弄不好会丢面子。教师“放不开”的心态就铸就了他所采取的教育教学方式。2、教师解疑而不是学生释疑。信息技术因为具有理工科的抽象特征,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因此很多时候教师解答的多。这样做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耽误了学生独立思维的良好时机。比如教师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讲解网站的设计。依据教材,设置情境,分解作品的制作设计步骤。然后学生按照步骤,一步一步的完成。一般来说,按照这套流程下来,学生认真学,达成度较好。然而这种任务驱动让学生失去了真正的探究、思考、质疑,变

6、成了流水线上的组装机器人。学生知道了制作网站的方法,但不会提问网站为什么要如此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怎样让网站访问者增多,技术上需要哪些改进等等之类的问题。就整个过程来看,学生似乎是围着教师的任务在做,实际上课堂的主人仍然是教师,学生还是被动的接受者。学而不思则罔,我们目前的信息技术教育恰恰剥夺了学生的思考,只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达成。试问,如此教育怎能培养出具备创新思维的学生!社会进步,人类发展,伴随着的是对奥秘的探索和对问题的解释。“5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无不善于质疑问难。我们发现儿童的问题总是

7、很多,这个为什么,那个为什么。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学校学习,问题越来越少。是司空见惯,还是质疑能力消失?反思,我们在教育时惯常的用语是‘你懂了吗?’‘你明白了吗?’。将有问题的学生教的没问题,这似乎就是我们教师的成功。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孩子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学生的思考质疑能力随着年龄增长不仅不会缺失,反而会更多创意,更多奇想。这个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似乎是不能想象的,试问当我们的教师被学生问倒,恐怕教师不是体验到成功,反而会是一种羞辱。回首我们

8、的教育,教师讲授的是知识,进步一点也注重实践。然而仅仅在知识层面上的实践更多的是让学生模仿,而不是独立思考后的创作。这种教育会让我们教师在兢兢业业中磨灭孩子的个性和灵性,丢失教育最宝贵的东西——智慧。对于智慧来说,知识技能是外在的表现,属于过去式。而智慧是主动的、有活力的能创造新知识的源泉。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产业,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