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胆道排石汤治疗胆石症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电针配合胆道排石汤治疗胆石症60例临床疗效观察

ID:20043509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电针配合胆道排石汤治疗胆石症6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电针配合胆道排石汤治疗胆石症6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电针配合胆道排石汤治疗胆石症6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电针配合胆道排石汤治疗胆石症6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电针配合胆道排石汤治疗胆石症6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针配合胆道排石汤治疗胆石症60例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电针配合胆道排石汤治疗胆石症60例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胆道排石汤内服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胆石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用中药胆道排石汤治疗,每日一剂,疗程30天。观察组用中药胆道排石汤内服+电针治疗,中药内服方法、疗程同对照组;电针治疗10天一个疗程,第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0天,再进行第二个疗程,共二个疗程。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主要症状:右上腹疼,腹胀,纳差,恶心、口干苦,大便干

2、、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或滑数。主要体征:右上腹胆囊区或剑突下区压痛。影像学检查(B超、CT)可以确诊结石的大小、部位等。  1.3病例纳入标准:主要选择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或者。胆囊结石在2cm以下,胆囊有收缩功能,无发热等急性发作症状者。胆总管结石横径在1cm以下的,或无严重并发症,无明显梗阻的较大的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泥沙样结石,且肝功能指标检查基本正常者;胆管内广泛结石,手术难以取尽者或手术后胆管结石复发者。  1.4排除病例标准:严重心脏病和高血压,急性、化脓性胆囊

3、炎,以及胆道瘢痕,狭窄,孕妇,胆管畸形等。  2治疗疗法  2.1观察组  2.1.1电针治疗:取穴随症选右侧期门、粱门、日月、胆俞、肝俞、阳陵泉、胆囊穴。方法:进针得气后,接电针仪G6805—II,用疏密波通电刺激60分钟,电流量调节到病人最大耐受量为度,前后20分钟频率为100hz的电刺激,中间20分钟给予频率为600hz的电刺激,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10天为一疗程,第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0天,再进行第二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  2.1.2中药胆道排石汤内服柴胡20克、金钱草30克、

4、枳实15克、大黄10克、郁金15克、木香10克,茵陈20克,海金沙20克(包煎)鸡内金20克,三七粉6克(分冲)甲珠粉3克(分冲),热重加金银花、蒲公英、重用大黄,脾胃不和加半夏;痛重加延胡索,川楝子;病程长加三棱、莪术。以上诸药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口服,每次服200ML。疗程30天。  2.2对照组单纯采用观察组中药内服疗法。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参照1999年出版的《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2]。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示结石完全消失;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

5、失,影像学检查示结石明显减少达1/2以上,或结石变小达1/2以上者;好转:症状好转,影像学检查结石较治疗前减少或变小;无效:症状无变化,结石无改变。  3.2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由表1可见,观察组治愈率为36.6%,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率为23.3%,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治愈率既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电针配合中药胆道排石汤治疗胆石症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4讨论  4.1胆石症是

6、我国胆道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且多伴有慢性胆囊炎,据统计慢性胆囊炎患者中70-80%的人同时有胆囊结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变化,慢性胆囊炎胆结石,发病率明显上升。胆结石的成因主要是胆汁成分的改变,细菌感染、胆汁淤积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因果的作用。  4.2中医学认为胆结石属“胆胀,胁痛”范畴,以胆郁气结,湿热蕴结肝胆为病理因素。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浊而不清,淤积日久而成结石。  4.3电针治疗根据传统针灸理论,以经络辨证,远近配穴为原则,选取右侧肝俞、胆俞、阳陵泉、胆囊穴、梁

7、门、胆囊及胆总管结石加日月;肝内胆总管结石加期门。肝俞是肝的背俞穴,胆俞是胆的背俞穴,期门是肝的募穴,日月是胆的募穴。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俞穴;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俞穴。由于背俞穴和募穴都是脏腑之气输注和汇聚的部位,在分布上大体于对应的脏腑所在部位的上下排列相接近,因此临床上用俞募配穴治疗相关脏腑的病变,以发挥其协同作用。阳陵泉为胆之下合穴及胆经合穴,下合穴主要治疗六腑疾病,即“合治内腑”。合穴体现其经气充盛且入合于脏腑。胆囊穴为奇穴,为治疗胆结石的经验穴。梁门是足阳明胃经穴,

8、其右侧穴位深部相当肝下缘,胆总管下端括约肌附近。肝胆相表里,针刺上述诸穴能疏理肝胆之气机,利胆消炎止痛。  4.3胆道排石汤中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清化湿热、利胆排石;茵陈祛湿通络;柴胡,木香、郁金疏肝理气,行气止痛。郁金中含大量挥发油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有良好的溶石、排石作用【3】。大黄通腑泻热、解毒祛瘀,含蒽醌类衍生物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可促进胆汁分泌,有良好的利胆排石作用,抗炎、改善症状的作用【4】,三七粉活血化瘀,三七具有一定的利胆作用,具有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促进胆汁分泌作用[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