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教案

《压强》教案

ID:20043951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压强》教案_第1页
《压强》教案_第2页
《压强》教案_第3页
《压强》教案_第4页
《压强》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压强》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压强》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压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2.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经历从学习到模仿再到创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使学生养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2.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2、用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去解决问题、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和压强的公式。  教学难点:压强公式的应用。  实验器材:水槽、细沙、烧杯、矿泉水瓶(内盛水)、铅笔、气球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两张帕斯卡画像,请两位同学比赛看谁能最先把它订到墙上去。(教师分别给两位同学不同的图钉,一个是有尖的图钉,一个是无尖的图钉。)  学生比赛结束,教师分别采访两位同学。  采访胜利者:“请谈谈你订画过程的体会”。  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鼓励,并指出:垂直于墙面用力才能较容易把画钉在墙上,我们把这个垂直作用在墙上的力叫

3、压力。  采访失败者:“你甘心失败吗?”(教师拿出给两位同学的图钉给这位同学看,学生观察图钉后摇头。)继续问:“你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肯定鼓励学生的回答,并提出新的问题:由这次比赛,你能提出一个探究课题吗?  二、进行新课  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1)猜想:依据生活经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提出的猜想可能有:压力、重力、受力面积、接触面的材料等。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判断究竟是压力还是重力产生了压力的作用效果,并讨论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与联系。这样排除了“

4、重力”因素。  接着,教师指出:初中阶段遇到的问题简单一些,接触面基本都是相同的,我们只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2)设计实验  首先教师提示学生面对多个因素时,应该采取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给学生提供的器材有:细沙、烧杯、矿泉水瓶(内盛水)、铅笔、气球等。  请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验证上述猜想的方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将学生交流的方案及所用器材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  方案1:  选择的器材:细沙、烧杯、矿泉水瓶(内盛水)。  做法:①分别将烧杯正放、倒放在细沙面上,观察比较烧

5、杯陷入细沙的深度。②再将水倒入烧杯或矿泉水瓶放入烧杯中,再放在细沙面上,观察烧杯陷入细沙的深度。  方案2:  选择的器材:细沙、矿泉水瓶(内盛水)。  做法:①分别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放、倒放在细沙面上,观察比较矿泉水瓶陷入细沙的深度。②将瓶内水倒出,再正放(或倒放)在细沙面上,观察烧杯陷入细沙的深度。  方案3:  选择的器材:铅笔。  做法:①分别用不同的力将铅笔笔尖扎在手指上,比较两次手的感觉。②两手指用相同的力挤住铅笔,比较两手的感觉。  方案4  选择的器材:气球。  做法:①分别用不同的力将手指扎在气球上,比较

6、两次气球发生的形变。②食指和手掌用相同的力挤压气球,比较气球两侧发生的形变。  ……  (3)进行实验  请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其余方案有兴趣的小组可以利用开放实验室时间进行探究。  (4)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探究后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交流。  最后做出总结: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强  多媒体出示图片。  过渡:鸟和人对雪地的压力不同,受力面积也不同,那如何比较这两个压力的作

7、用效果呢?  学生讨论回答:可以比较雪地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教师: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1)请学生自学课本77页压强部分并完成下列表格。  运动的快慢——速度压力的作用效果——.  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时候,当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都不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速度。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在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时候,当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时,我们可以,即。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  .&n

8、bs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